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哲学关系。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哲学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已经说了多年,过去一直以为是真理。但是,现在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更不是第一生产力。

  1、作么是科学?

  要说明科学技术是不是第一生产力,不如先弄清什么是科学技术;而科学和技术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要分开来分析,先说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探寻、发现,掌握事物客观规律之学。科学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自然科学中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学科;社会科学中包括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哲学则是研究包括自然和社会现象普遍规律的科学。

  科学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学科,都有很多流派或学派;例如在生物学上,就有过米丘林和李森科两大学派;在水利学上,黄万里和张光斗是两派,等等。每一个流派又有很多分支。科学总是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派别,永远不会统一。如果科学上的派别争论没有了,科学也就停止了。

  自然科学如此,哲学和社会科学就更不用说了。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制度学说,与唯心主义、机械唯物论、历史唯心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学说,这是两个派别,在这两大派别中,又有无数的分支。笔者这里并未站在哪一派和肯定哪一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客观存在,谁是科学的真理,谁是最后的胜者,我们可以等着瞧。

  既然科学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种类,那么笼统地说科学是生产力,甚至是第一生产力,就不可理解了。科学上没有定论的东西是生产力吗?显然不是;就是有了定论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生产力。例如人总是要老的,老到一定程度是会糊涂的,最后总是要死的,这是人尽皆知的科学的真理吧?怎么就“是”生产力呢?“是”即等于,科学和生产力之间能划等号吗?毛泽东说,人死了,是辩证法的胜利。总不能说人死了是生产力的胜利吧?

  某种学说,某种制度可能是科学的,确实是真理。但是如果超前了,不仅不能加快生产力发展,反而会破坏生产力,我们不是有现成的深刻教训吗?科学说到底,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属于上层建筑,它和生产力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辩证关系。把最先进的科学拿到落后闭塞的农村,能产生生产力吗?如果科学就等于生产力,是一种能力,那么不管拿到什么地方,效果都应当是一样的,不具有这种特性,可见它和生产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2、什么是技术?

  技术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实验技术、学习技术、实用技术;实用技术中又有生产技术、生活技术、文化体育技术、战争技术、犯罪技术等等;各种技术根据成熟和适用的程度又分好多等级。

  技术并不等于科学。早在科学产生之前,人类就有了技术。甚至在人类产生之前,动物就有了技术。人类的很多技术是向动物学的,例如蛙泳技术。动物当然是不懂科学的。人类在科学蒙昧时代就有了很多高超的技术,尽管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的科学原理,也没有科学的理论。例如古代的陶瓷技术,铸造技术,制剑技术,建造技术等等。掌握了现代科技的人们至今仍不知道金字塔是怎么建造起来的,至今也造不出如越王剑那样精美的宝剑,烧不出四大名窑那样精美的陶瓷。当然,更多的古代技术早已失传,不为人知。我们可以承认某些技术不如古人,但谁也不会承认现在的生产力不如古代。

  说到技术,其实小偷也是个技术活,也有漫长的发展史;据说卖淫的小姐也有各种技术。这些技术能“是”生产力吗?还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笼统地说技术是生产力也是不可以的,技术和生产力之间也不能划等号,技术也不等于科学。

  3、什么是生产力?

  那么生产力是什么呢?生产力就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像。

  其实只有活的东西,才会能力。例如猫有捉老鼠的能力,而桌子椅子就没有这个能力。改造社会创造物质精神文明的生产能力只有人类才有。科学和技术都是死的东西,是靠人去掌握和运用的,其本身并没有什么能力,只有附着在人的身上,才能转化为能力,而不同的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所至运用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同样的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能力的大小是不同的。

  一个人能挑一百斤走一百里,这是他的生产能力,扁担是生产工具,挑担的方法是他的技术;后来他用小车可以推一千斤走一千里,小车是生产工具,推车的方法是他的技术;再后来他用汽车可以运一万斤走一万里;汽车是生产工具,驾驶是他的技术。这个人的生产能力从一百斤一百里增加到一万斤一万里,生产能力是不是极大的提高了?这里面什么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这个劳动者,或这个劳动者不会开汽车,即使有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先进的技术,还是形成不了生产力。

  同样和工具,同样的技术,同样的条件,两个不同的人的产生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时会相差很大。劳动定额是平均先进水平,不承认差别是不科学的,这种差别不在科学技术,而是在人。同样规模同样条件的工厂,生产能力却会有不同,甚至条件好的不如条件差的;同样人数同样装备的两支军队,一方胜了一方败了,甚至劣势装备的军队打败了先进装备的军队;同样的生产工具,同样的条件和手段,同样的技术等级,然而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却会不同,甚至落后的手段生产能力比先进的手段生产能力更高,为什么?因为人不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因此生产力的第一因素永远是人。

  4、科学技术可以转化成生产力。

  科学和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但也可以转化为破坏力。看掌握在谁手里和如何使用。原子科学产生了核武器,而核武器可以产生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破坏力吗?小偷也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案,这时科学技术又转化成了犯罪能力。

  客观规律是要靠人去发现的。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科学真理,必须经过人的掌握和运用,才能转化成某种能力,也许是生产能力,也许是破坏能力;同样,技术也可以转化为某种能力,但不等于某种能力,当然就更不等于生产力了。

  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能力是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有高有低。如果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可以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位。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并不是完全对应的,生产能力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科学技术,就像作战能力不完全取决于武器一样。武器本身并不能构成战斗力,只有和人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战斗力。

  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本身是不科学的,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否定了人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地位,在理论上也是错误的。

  5、如何重视科学技术?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意是在强调科学技术作用,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这是不错的,但是没有必要把科学技术硬说成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技术是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掌握和运用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因掌握了科学技术而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发挥。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不是科学的态度,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重视科学技术,尊重科学技术,就必须重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不是科学?至少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研究。毛泽东思想涉及哲学,军事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外交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等众多的学科。世界上研究哲学军事科学的能不研究毛泽东吗?如果我们对毛泽东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都不研究,尊重科学从何谈起?

  现在中央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把科学作为发展的前提,这是真正突出了科学的地位。我们想一想,中共从几十个党员,如何发展成几千万人的?解放军从无到有,又是怎能样发展成今天这样强大武装力量的?国家从解放初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如何发展起强大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基础和具有核装备军事力量的?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科学技术的结合,能有这种发展的可能吗?

  今天我们讲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分折研究向何处发展和用什么方法发展的问题。盲目的发展,不择手段的发展,唯利是图的发展,投机取巧的发展,向两极分化发展,行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科学和望远镜和显微镜,如果真的尊重科学,就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