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忠思维,正在蔓延的价值观


         看完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范美忠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不得不说他是一个纯粹的人,尽管他的行为不被大家认同,但对于那些谩骂他的人,是不是也多一些宽容,因为我们没有资格去批评他,我们没有经历过大地震。

         现在好多人都互相问,如果是你,你会跑还是先救学生,不管回答救还是不救,都没有意义,说救的,真的地震可能不救,说不救的,可能救了。姑且只是当作一种自己的意愿吧,当然大家大部分人都会说自己会救别人,但大部分人也不会把你会救人的话当作真的。

         从节目里,我看到了范老师的后悔,他的反思。但他不会低头,也不能低头,因为他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否则就会像很多无助的人,丢弃了别人,自己逃了出来,一辈子深陷在自责的阴影中。范老师是个很自我的人,不对,为了迎合舆论,应该说是很自私的人,不过比起其他人,他却正视他的一切人性漏洞,或叫“不道德”,这真的是很需要勇气的。

         作为一个人来说,范美忠的行为并没有什么错,可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中国的教师,范美忠的行为就变成了“无耻”。我觉得范老师本身,他并不想带“老师”这个帽子,他说老师并不是高尚的职业,老师的高尚,是社会强加给老师的。对此,我不认同。我认为现在的社会,对老师这个职业,已经失去了高尚的期许,但正是由于有谭千秋这样的老师,有北川中学教职工这样的团队,我们才会被感动,我们才知道老师这个词有多重。在这背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范老师所在的学校,是一个私立学校,北川中学是公立的,我不想提出什么可比性,只是给大家一个思考的方向。

         对于范老师在地震后写出的话,很多人说是“不识时务”,但我相信范美忠老师对写出文章以后的影响,是有预知的。他就是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大地震后全国少有的团结友爱的情况下,喊出另一种声音,这才像他一贯的作风,即他所说的所谓“言论自由”。

         在节目中的评论员郭松民先生,也因为在节目中表现出的“激动”,而被网民称作“泼妇”,这一节目演下来,事实上给范美忠老师只是加分而已。我想郭先生的“失态”,也正是因为他对自己价值观的执着,对范老师这种人的“深恶痛绝”。

         我不是范美忠的维护者,我本身对范美忠的看法是“鄙视”和“欣赏”的。但我想说,现在社会里像范美忠一样的人,越来越多了,我这里是抛开他地震逃跑这件事说的。如果没有这件事,范老师在人们心里是很有个性的,在学生心目中甚至可能是很酷的,他的真诚他的坦然,一定程度上是让人觉得可爱的。范美忠,其实是提倡理性,提倡自我价值的人,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他是太现实又太理想化的人,这样的人,本来就不适合中国。

         可范老师的思维,他的价值观,正在影响着很多年轻人。改革开放30年了,带给我们美元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民主”,“自由”。西方的价值观正不断影响着80人,90人,他们变得“现实”,变得“经济”,提倡“民主”,提倡“自由”。他们着眼“法律”,看轻“道德”,尊重“价值”,不愿泄露“情感”。他们成了“理性”的代表。只是范老师他讲出来了,很多人不敢或不愿讲的东西。

         圣经说,世上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可人们却把这话当作不义的借口。在随着社会越来越经济的形势下,人们的道德底线一降再降,相互冷漠,残忍,一切只看着“经济”,“价值”。年轻人看不起那些“老人”,他们觉得自己更强,自己更有价值,“老人”的中肯的话,年轻人不听了,觉得过时了。

         一场大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范美忠让我们深深的思考,像范美忠一样的人“非主流”的人大有人在,并且集中在中青年人之中,他们的“现实”,“经济”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他们的“不道德”被深深掩盖。一次大地震,才震出一个“范美忠”,还算是有一点庆幸。

         我想,不论我们处于什么体制之下,道德的约束都是要的。如果只讲法律,不谈道德,只谈民主自由,不讲社会责任,这个社会都是不稳定的。我们之所以有这次大地震之后的众志成城,正是因为我们中国13亿人民血浓于水的爱,2000多年文化沉淀的“道德”标准,和我们“人民子弟兵”的社会主义特殊国情。我们的解放军战士进入灾区不带武器让世界震惊,因为他们永远不了解,那些人是“人民子弟兵”,他们要去救的是可爱的“中国人民”。正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相互伸出援助之手,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身为每一个“中国人”的“道德”。

          我想我们应该深思“经济至上”的价值观模式,而去考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价值观,让“中国人”成为凝聚和爱心的代名词。让“中国人”的价值观,随我们的年轻人带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