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__40岁以后就别拿时间做试验了


网友说:一个朋友准备离职了,目前有两家公司同时邀约,一家是有外资背景的代理公司,去任经理,上面还有大经理;另一家是咱大连的房地产公司,是刚起步的,只做过三两个楼盘,任职是副总级吧,管的面挺多,工资待遇差不多.我说他应当去前者,他正在犹豫.
 
我说年龄有多大,因为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定位和选择.
 
25岁之前的选择。
 
25岁之前,恰恰是大家刚出校门,所谓的断乳期,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很迷茫,可能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尤其由于急于解决经济问题,而误打误撞.这个时期,很多人生的问题都摆在面前,工作\爱情\婚姻\甚至其他,压力很大.

但恰恰是这段时期是人生可以不断调整的最佳阶段.是砥砺自己的试金石.可以试错,更可以从头再来,因为有本钱,那就是年轻.

如果根据自己的情况能找一家品牌地产公司,那还是不错的.2001年的我当时招聘的营销人员现在都可以了.个别的成为中介公司的老板,象富爸爸的王嘉亮,有的是项目总监,象刘文轩,他们在平时都是做事目的性比较强,在营销团队里也是相当出色.2001年我在长春的一位销售员,是个女孩,2003年是长春公司的销售副经理,现在已经是某知名集团地产公司的一位经理了.按规矩,应该是硕士以上的学历才可以,但她做得就很出色.

所以起点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25岁以前,在大企业里学习一下,还是有必要的.有时,你会发现,与你同龄的在自身素质上无太大差别,但由于其在大公司工作过,总觉得有些不一样:自信\经验\受欢迎的程度。
 
25岁__30岁之间的选择.
 
其实,这个阶段和25岁之前差别不是太大,都是经验累积,素质提升的阶段,也许一些从业者会结婚\会生子,有了家庭的生活,单飞变成了组团生活.

由于已经工作了一两年,对社会\人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工作阅历的加深,自信心也越来越强,能力当然也会有所提高,抗社会击打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想再深入或者说提高自己一下的想法也就多了起来,跳槽成为理所当然.

这样我说的最初的工作经验对下一步就显得弥足珍贵,好象是本科和专科\普通高校和名牌高校之间的差别.

所以,高考之后的职业考也是很重要的.

这里有个差别:

男生在这个阶段,选择余地会更大一些;

女生如果还从事销售工作,越靠近30,也许工作压力不是来自工作,而是来自自己,所以给自己充电,进行一些适当的职业生涯设计还是有必要的.

可以选择做物业\可以选择提升,如果有这种可能的话.当然还有其他.

我个人觉得还是要看自己的条件
 
30岁_35岁:
 
到外资背景的代理公司或外资地产或有品牌的地产企业?

不要急于给自己定位,2000年的时候我32岁的时候,我是某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助理,那时觉得,这样下去也不错,及至翌年5月,我做到这个集团在外地的副总,我想,已经可以了,结果2003年,35岁,我选择了自己做.但很苦,其实仍然有很多机会,想想当时如果能不浮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企业,承担一定的职位,加深学习,也许对今天的发展更有利;回顾这过去的几年,每年都有机会.这个阶段,选择积淀还是对的.贸然行事,又不具备相应人脉,事倍功半.

35岁_40岁:
 
两个都可以;

这阶段怎么都可以,看你的职业取向.比如你将来要自己做,而你在业内应该也有一定的位置,这时就看自己了.要一直做职业经理人,那就不断选择能给自己提供支点的公司,这样也可以增加自己的从业质量;要单飞,就看自己缺什么,同样也要找好东家.当初跟王健林一起做的现在也都不错,现在跟着干的,将来也没大问题.学会傍"大款"___名企\名人,也是蛮重要的.

40岁以后:
 
到当地地产公司做副总;

别再拿时间做试验了,如果行的话,早就被人挖走了,还用你找么?所以说,出这家,进那家,只要适合自己,找一个位置猫着算了.不服老不行.想再走一些其他的路子,看自己的实力吧.

我说的,要行的话,早就行了.35岁已经可以看出端倪了.所以35是分水岭,财智人生,看你选择什么 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