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家庭收入来源的特征及其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必须根据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风险概率,采取不同的风险规避策略。下面是根据常见的各种类型,他们一般采取的科学的风险规避方法。
类型一:普通雇员
特征:收入稳定性强,有劳动法的保障;收入成长性不高,每年调薪有限,奖金比重不高;收入中断风险主要来于失业或伤病。
类型二:公司业务员或经纪人
特征:收入高低视业绩表现,时好时坏;收入成长性高,奖金比重高,收入空间大;收入中断风险主要是失业、伤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未能达到标准被公司裁员。
类型三:个体经营者
特征:视业而定,收入来源还算稳定;收入成长性受限于地区环境,收入空间有限;收入中断风险主要来于经营不善或倒闭,还可能负债。
类型四:自由职业者
特征:收入相对高的人群,但可能有最低的起薪点;收入成长性依个人的专业与经验而定,差别大;收入中断风险是客源不足、丧失劳动能力或伤病。
类型五:小型私营企业主
特征:收入稳定性视业而定,收入来源较不稳定;收入成长性有较好的卖点时候,收入空间大;收入中断风险主要是经营不善倒闭,还可能陷入负债。
类型六:大型私营企业主
特征:收入以股息红利为主,视经营成效波动较大;成长性在景气好的时候,转让持股利得甚大;风险在于大环境及其差的情况下,大企业也可能倒闭。
类型七:专员投资者
特征:收入以财产所得为主,波动大;在选对世纪或标的时,获利大,收入成长性高;在投资不当时可能被套牢,甚至血本无归,收入中断风险大
针对上面的各类人群,他们应有的策略是:
1) 普通雇员:适合保守、求安定的人群,有稳定但很难期待额外的工资流入,因此在现金流量的控制管理上是非常重要,应有紧急备用金额度以备不时之需。一般而言,对于这个群体,不能超出负担能力。购买伴随着高负债的个人使用资产,以免落入负债循环的陷阱。这类人应该尽早以定期定额的方式来累计投资性资产,以实现未来的理财目标。由于工资调整率要看老板的态度,做个人财务规划时不能有太乐观的期待,通常比通货膨胀率高3%就已经不错了,因为越高收入者每年要维持同样的调薪幅度就越难。
2) 公司业务员:他们是以业务佣金为主要收入的群体。包括保险、房屋中介、直销、汽车销售等从业人员,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大环境的变化影响也很大,不景气的时候佣金收入也会减少。如果对于从事的行业有一份执着,就应该拟定一套在不同所得的水准下,每月应有的消费、透支和储蓄模式。公式参考如下
每月储蓄=(当月收入—基本收入)*边际储蓄率
基本收入=淡季时最低收入或维持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最低消费额,取其较高者
边际储蓄率=没多出1元的额外所得,应提高储蓄的比率(但当月收入小于家庭最低消费额时,边际储蓄率为0)
3) 个体经营者:很多人都有开店的念头,其实这是风险很大的投资行为,因为开店除了要有市场点差等创业考虑因素外,事先做好周密的个人此财务规划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很多人会计算损益平衡点,即做多少生意才能收回本钱。
损益平衡经营额=固定成本÷毛利率(固定成本的合适包括店面租金、水电费、人员工资、折旧、借款的利息、连锁店的加盟费用和其他固定支出等 )
4) 自由职业者:会计师、学者、律师这些成功人士,由于忙得没有时间进行个人财务管理,在投资上比较保守,或者有钱就购买房地产。因此在拼命工资维持高收入之余,应积极运用过去的积蓄,想办法让资产和财富加速积累以便提早退休,享受生活。有些国家的自由业者可利用职业优势,由金融机构取得优惠的房贷或借款利率来降低理财支出。
5) 小型私营企业主:经济不景气时,工时缩短,但国家强制性的社保还必须定期缴纳,雇工成本上扬使小型私营企业主不易我维持快速成长的收入来源。小企业主在营运有盈余时,要留下足够的流动资本,以应对未来扩充或面对不景气时的资金需求。由于经营风险大,未来让已积累的财富不至于因环境变化而流失,很多国家的小企业主都可以用信托的方式,将未来家庭生活所需的资金与企业资金分离,以家人为受益人,避免万一企业经营失败时,家人的生活都无以为继。
6) 大型企业者:大型私营企业主,可能本身是成功的创业者,或是继承家业的第二代、第三代。此时累积的财富应对生活及各种理财目标均绰绰有余,个人财务上也有会计师与私人银行的理财顾问。节税与遗产规划的重要性,可能高于积极的投资规划,因此个人信托、高额保单及境外对冲基金,都是大私营企业主常用的理财节税工具。
家庭应有的开销
基础收入=期待水准的生活费用需求家庭人口数
应有收入=基础收入+买房房贷本息负担+退休储蓄+教育金储蓄
(房价=期待平方米数×家庭人口数×期待地区的单价)
退休储蓄金=(期待水准的生活费用需要×2×退休后生活年数)÷离退休年数,假设退休储蓄金的投资率只等于通货膨胀率。
教育金储蓄=(未成年子女数×期待水准的教育费用)÷(离子女上大学年数×12),假设投资率只等于学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