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学期开学前夕,教育部宣布将在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
当然不能眼看着京剧消亡是一些人士的迫切心态。“中国要强大,除了军事、政治、经济要过硬外,还要有过硬的文化国防,否则,中国人就会失去自己的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必须从娃娃抓起。”
最先倡导的政协委员孙萍:京剧的内容经史子集中的内容无所不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你想,《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个唱段学会了,学生们自然就会问唱的是什么意思?老师就会告诉他们什么叫孝道;还有包公拼了乌纱帽,也要把驸马绳之以法,讲的就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为从小培养同学们的艺术修养, 作家冯骥才认为:五岳、江浙喜唱越剧,广东唱粤曲潮剧,西藏人唱藏戏,
“中小学都学京剧,是愚蠢的”。
学习京剧我本人并不反对,但不认同如孙委员所说的学京剧就是学文化大成之说。是国粹,但绝对不会包治“百病”。孩子学京剧可能会觉得好玩,但几年下来,也不过十几段戏,只能算是蜻蜓点水。是否达到了普及的目的,不好说,究竟会出现几个盖叫天,几个谭延寿,也未可知。
在我看来,学习京剧还不如让孩子去学习点漫画,毕竟那更能让孩子展开想象力,去创造性地生活和学习,学习漫画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帮助孩子提高高度概括能力,锻炼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是很多人的共识。
前两天与大连市动漫办主任张健在谈及孩子学漫画时,感慨很多,他说:有一次应邀到某大学动漫专业去座谈,发现很多搞动漫专业的却缺乏这擅长画漫画的教师,毕竟画好漫画是动漫的前提,但我们这方面的人才确实缺乏,面向未来,应该从娃娃抓起,一个国家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民众的创造力,其实,漫画同样也会教会人很多。目前,他在建议大连各小学开设漫画课,面向未来,也应该进行养成教育。
一个是传承历史,一个是面向未来,在现实的结点上,哪些要弘扬,哪些要发展,确实是我们要深思的,如果单纯为了走过场,即是人力的浪费,也是财力的浪费。
我们很多事情都知道需要从娃娃抓起,足球,抓了,这几年看效果也不是很好,看国足比赛成了最揪心的事,但强健了体魄也是意外之喜,种瓜得豆也不错,更何况竞技体育还要结合我们自身实际。
当然,学漫画也不会象日本那样,要去除糟粕,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伴着大家成长的除了社会、学校、家庭,还有孩子自己。如何启迪孩子心智,鱼和熊掌能否得兼,那就要看教育的水平了。
要扪心自问的是: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我们更看重什么?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