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蒸蒸日上的时候,政府采取打压政策并不会改变大的牛市趋势;当股市开始步入熊市的时候,政府采取救市政策并不会改变大的熊市趋势。政府救市措施犹如头痛医脚,它只是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而减缓了头疼,但并不根治头痛。
——题记 DJ
全球经济将要放缓,境外股市快要崩溃。A股市场从最高点下跌了44%,在人们期盼牛市下半场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已经损失惨重。当很多人再想卷土重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手中已经没有多少资金了。所以,在股票市场中沉浮的投资者们不应忘记:止损才是赚钱根本。
尽管经过大幅度调整,A股估值仍世界第一,上海综指PE29倍,沪深300成分PE28倍,仍旧为世界第一,是亚太、NASDAQ等少数几个市场指数之外大多数市场估值的一倍。全球市场没有根本改善,A股市场想独善其身,恐怕很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经济危机已经有所苗头,中国经济危机也许根本没有可能发生。对于中国股市能否好转,完全取决于次贷危机的对全球经济与股市的冲击程度。在国际大环境难以变好的情况下,国内政府出台政策救市犹如水中捞月,徒增人们对各种利好政策的期盼。
首先,全球经济危机与股灾主要来自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随着次贷危机影响开始逐渐加剧,人们对它的影响开始由忧虑转向恐惧,国际股市也因此由下跌变成股灾。次贷危机冲击了股市,也导致美国经济放缓,并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次贷危机对股市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第一波、第二波冲击过后,第三波冲击还将持续到来,只有在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危机最坏的时候到来的时候,人们才能够看到股市上涨的曙光。
QQ
其次,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肯定较去年相比有大幅度的放缓。近期公布的宏观数据都显示出GDP增速减缓的迹象。1至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较2007年小幅回落1.5个百分点;2月份顺差大幅回落,当月出口较1月份大幅回落19.2%;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较2007年回落3.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增速均较2007年底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那么,我们可以把今年理解为经济的调整年,这也决定了今年的股市以震荡调整为主线。国内通货膨胀水平高启,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比较明确,发达市场经济放缓趋势明显,经济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没有放缓的迹象。加上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收益今年一定大幅度下降,甚至亏损,对08年业绩增长影响很大。
再次,供求关系决定了股市需要向下调整。股改之后,08年是大小非解禁的高峰之年,流通股的供给将大幅度增加。加上经过大规模上市,股市已经度过了快速发展,大盘蓝筹已经主导的股票市场。相对去年来比照,估计今年上市公司利润增长30%左右,沪深两市处于3500点在估值上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下,如果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影响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低于预期,股价的均衡点还会有所下移。这也就是说,安全点已经到来,但并不意味着不持续下调。
最后,股票市场有一定周期,但有一定估值的匹配。股票有其内在价值,过高与过低都不是常态,市场在任何时候都会偏离其内在价值。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国内如果石油价格60美元/桶,国际市场100美元,国内的价格就很难维持。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台湾、香港、美国、日本股市一片萧条,A股想独善其身当然很难,别人的估值比我们低很多,而且正在下跌。所以,在国际经济与股市大环境没改善的前提下,投资者很难期待征服政府救市就很有效。股市的历史证明,政府从来不可能把股市从熊市周期中拉起来,也不可能改变牛市的趋势。相反,救市行为会打乱理性预期,导致对不可预期因素的依赖,从而给投资增加风险。在美国股灾开始之前,美国就已经采取行动,大幅度减息、注入流动性、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也许起到一定作用,但并没有改变下跌趋势。
不看好政府干预股市,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未来市场十分悲观,只要美国次贷危机见低,发达市场股市就会有反弹机会。次贷危机进入第三波之后,我们相信A股的前景就会有所改善,毕竟06、07年A股已经经历过大幅度上涨,A股市场已经被严重透支。在一个被严重透支的市场上,政策的维持还是在维持一个衰颓的市场,它可以使之苟延残喘,但无法使它精神抖擞,救市或能挽危局于一时,但最终只能让熊市变得更熊,让危机变得更危。
在迅雷变换的股票市场上,股市调整的过程可能会很痛苦,但是会让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得更加健康。不赞同政府救市并不意味着不赞同政府调整机制,比如印花税调整、设立创业板等,让有利于市场运行的机制不断完善,这才是我们监管层应该做的,而不是盲目出台救市政策。而证监会放行几只基金、发表几次谈话对市场整体走势而言,作用十分有限,投资者也不要指望。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