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有效监控的途径


探索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有效监控的途径

大庆职业学院质量监控中心教学质量监控室   王成元

摘要:本文对现有高职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弊端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实施的途径与方法的探讨,试图找到从教学质量监控层面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切实、有效、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王成元,(1966—),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大庆职业学院质量监控中心教学质量监控室教学质量监督员,副教授。

教学质量是高职高专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高职高专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伴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迅猛发展,教学质量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稳定和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真正落实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有高职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弊端

 1、教学过程监控不全面

 现有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及管理,沿袭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中也往往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对实验、实习、实训等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监控。

 2、教学质量评价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评价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学生主体的评价、同行的评价和督导评价,这些评价都是局限于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是内视质量。评价过程中较少或根本没有注重吸收社会行业(企业、部门)人员的参与,忽视了社会化质量评价。

  3、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狭窄

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仅限于对学校教学秩序监控、对教师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监控,对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监控等。而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重视不够,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较放松;对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寻找出有效的培养办法。对管理水平、课程设置、教材等则疏于监控。

 4、对问题缺乏有效的跟踪反馈与落实

 许多学校在做了大量的监控和信息采集工作发现问题后,往往只是提出问题,而没有解决的方法,或者虽然有了解决方法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更没有限期整改或跟踪进行检查。因而,使得一些问题在每次的信息收集汇总时依然存在。

二、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包含三个方面:外部教学质量监控、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对问题的跟踪反馈与落实(有效纠正与预防)。

1、外部教学质量监控

1)第三方的评价与质量监控(含第三方审核)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我国加入的国际法、国际公约等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多方收集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建议与意见,分析制订对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监控的标准,重点监控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规模、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职业技能水平等,提供符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见,被检查和评价的院校提供对相关问题的证明材料。第三方的评价与质量监控可两年进行一次。

2)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检查

根据国家的法规、政策和高职高专办学特点,结合各部委及各行业、企业协会对人才使用的意见等,形成质量监控的规范和检查标准,提供指导性、前瞻性的意见,重点监控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目标、方向、效益及管理体制等,对人才培养执行的国际、国家标准等进行抽样检验,检查毕业生持有“双证书”的比例。

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检查监督应随机进行,但不宜频繁。对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组成人员和评价时间的确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及可信度。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对第三方的评价与质量监控的结果进行监督和抽样复审。

2、内部教学质量监控

院校必须首先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关制度,结合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需要通过认证机构的认证。

1)院(校)级督查、考核与评估

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及相关支持性文件进行质量监控,验证文件的执行和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监控人力资源配备情况、各部门的工作绩效。

2)各部门的检查与考核

各部门针对质量要素、部门职责、各岗位职责进行自查和交叉审查,理顺部门之间工作衔接的关系,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对本部门不能解决、对教学质量影响较大的问题提交院(校)长办公会议予以协调解决。

3)岗位自我评价与考核

根据岗位工作规范、工作职责和相关业务接口开展自查,理顺业务工作流程,部门根据自查情况加以评定。

4)教学质量监控活动

包括教学检查(开学前、期中、期末、平时)、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制度、学生问卷调查、向用人单位征求人才使用意见、学生员工满意度调查(含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为提高教学质量,可开展教学示范课、教研活动观摩、多媒体教学评优、管理岗位为教学服务奖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全员参与教学监控活动的积极性。

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建立并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学校,每年必须对校内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进行年度审核。根据办学目标、人才需求、顾客投诉及管理制度制定审核计划,并进行严格审核,发现不合格者要制订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以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从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实践来看,内部审核和教学督导相结合,教学督导提出的问题也是质量内审的重点,教学督导与质量管理的有机结合使学校的管理走向良性循环,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没有建立质量体系的院校可参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教学质量要素模拟内部审核,消除或改进院校内部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3跟踪、反馈与落实

1外部的整改跟踪验证

下一次质量监控活动中针对上一次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考察,跟踪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效果。

2)内部的整改跟踪验证

内部的整改措施的验证可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内部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同样是下一次质量监控的重点区域。

通过整改措施的验证,提出新的目标或标准,形成螺旋上升的教学质量目标,达到持续的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