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量春天的到来,还要靠厂家


  小排量春天的到来,还要靠厂家

写此文时,国际原油价格已涨到110美元/桶,据说上涨空间还有。国内汽油价格暂时未动,但哪天醒来发现油价又上调了,估计你我都不会太奇怪,照样该加满箱油时仍不加半箱。车主们已习惯油价上调,因此对于国际油价暴涨而国内油价维持不动,反而有点惊奇。

然而更让人惊奇的另个现象是,耗油量较大的SUV的销量去年增加非常快,涨幅达到50.9%,而相对省油的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萎缩的态势,由2004年的18.6%下降到2007年的8.3%。这种市场发展倾向有点像美国靠拢,排量越大卖得越火,块头越大越有人买。美国的汽油便宜得像水,而我们的汽油价格快赶上了香油,但消费者就是不买小排量汽车的账。原因何在?

首先是小排量汽车缺少鼓励政策,买小排量汽车要交纳的养路费、车船税等,和大排量汽车一样;而且不像日本和法国那像鼓励人们购买小排量汽车,为购买小排量汽车的人们提供一定的优惠或补偿。

其次,小排量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方面让人不放心,总给人廉价车的感觉,尤其是对讲究面子的国人来讲,能不买就不买小排量汽车。

其三,现在小排量汽车在油耗上的优势并不明显,一些SUV的节油性能也非常好,而小排量的油耗有时并不低。

如果说解决第一个问题要靠政策制定者,那么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就要完全靠咱们的汽车生产厂家了。现在一些厂家为了把车价压得很低,致使产品粗制滥造,因陋就简,难免给人不放心或不可靠的感觉。消费者们宁愿加点钱买更好的车型,也不愿买辆让人需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才敢驾驶的车型。

因此,人大代表在积极呼吁政府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同时,咱们的生产厂家也要加倍努力,制造出价低质不低的小车来。到时,不用政策鼓励也能让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趋之若鹜。那时,小排量的春天才会是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