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宣传短片拍摄宜分片断展现电大校园的美好文明,鉴于文字是平面的,画面是立体的,拍摄过程不必拘泥于文字长短,解说文字倒可以根据拍摄效果增减润色。此为空间拍摄为主,应将日常保存之视频/照片等画面资料,巧妙地融入其中,既显校园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又展师生文艺活动和课堂教学,既有领导老师的殷殷教诲,又有莘莘学子的自强不息,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一收藏在《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具体录制:需宋军罡/王民川/张华杰等人员全力配合,演播室/机房等设施保证需要)
(音乐起)
学校苍松翠柏、花团锦簇、鸟语蝶舞,秀丽宜人的风景,与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交相辉映,形成了人自然和谐的交响曲,构成了新一零七国道边一道最亮丽的风景。这就是只经过五年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而迅速崛起的郑州广播电视大学新校区。
(标题字幕:)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郑州不仅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个蕴涵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大都市。坐落于郑东新区大学城西南角的郑州广播电视大学新校园,占地总面积306亩,西临新107国道,紧邻郑东新区CBD;北靠东风渠,与郑州航院新校区一衣带水;东边与华北水院新校区遥相呼应;南面则是即将开通的郑汴通道,是郑汴一体化的主动脉。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美丽校园,这是一片充满灵气的神奇沃土。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交通便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录着学子们为了祖国的强盛而发愤读书的身影,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历代学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顽强拼搏的见证。(阅览室埋头苦读的身影,书架前捧书沉思的侧影,湖边晨读的画面,广场上文艺演出的场景)
整个校区景观条件优美,布局合理、交通顺畅、重点突出,本着绿色亲水、持续生态、开放共享的设计思想,应用“岛式”建设组团的空间思维, 低密度建设, 以大片人工湖为核心,将学习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划分开来,多层次的水面、湖岸、绿树、草坡以及多种形式的面向自然的观景平台,一派景色宜人的湖光柳色。建筑群体现现代化、民族化、园林化的建筑风格,中间有天桥相连,构成一幅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美丽画面,使整个校园融建筑、人文与自然于一体,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思考、交流的理想场所。(多视角展示望龙湖的美景,岛上学习、散步、讨论的人们)
当目光停留在这个不乏古典的庄严又具有现代的多变的校门时(门石和折叠门),美之门就向所有的人敞开了。因为在校园里,或花、或草、或人,无不是一派的欣欣向荣。因为在这里,学子们日思、日睿、笃志、笃行,每天都在自由的空气下尽情呼吸。跨进校门,一所充满人文、生态环保、现代、创新、优美、和谐的校园正展现在你我的面前。粗犷而精致的广场衬托着威武的办公楼,那是庄严而肃穆,度量如海涵春育,气概如乔岳泰山。环草绕树,拥灯抱鸟,那是轻快而灵动,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ji>月。站在广阔的文化广场上,一种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望着那具有标志性的,嵌有绿色玻璃的圆锥体,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充满了希望。这里学风浓郁、精英荟萃,实乃求学圆梦之佳处。
这里有朝气蓬勃、勤奋乐学的莘莘学子,规划合理、气派恢弘的教学大楼,藏书丰富、窗明几净的阅览室图书馆,精致幽雅、曲径通幽的湖边小路,碧波荡漾、浑然天色、如玛瑙绿的一汪湖水,繁花绿叶、杨柳依依的美丽湖畔,完善先进、充满现代的教学实验设施,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活动,开放创新、不懈实践的办学信条,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服务理念,众多学识渊博、精心从教的专家学者,充足的实习实训基地、广阔的就业渠道。
(画外音:郑州市教育局局长司福亭在新小区启用仪式上的讲话精彩部分)(打字幕)
校园里,举目而望,年轻的教学楼群浑然一体,米黄色静谧而温柔。老师在那里授业解惑,学生在那里修身养性。莘莘学子们匆匆穿行其中,与时间竞争,充满活力,挥斥方酋,永远是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走进郑州电大校园,学生的书画作品装点着学校宣传画廊,随处可见名人格言;学生合唱、舞蹈、话剧、书法、绘画等艺术社团则如雨后春笋,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兴趣小组,充分展示个性和才能;经常性举办的大合唱活动、诗歌朗诵会、卡拉OK大奖赛、摄影书法绘画大赛,特别是两年一度的“雅风文化艺术节”,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又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造精神。
新图书馆是现代的宠儿,简洁明快。清晨、黄昏时,学生们拿着书或踱步、或朗读,让清幽的图书馆入了画,成了曲,缓而不急,悠悠动人,而我们爱的也正是这一抹转瞬即逝的风淡云轻。华灯初上,透过宽敞明亮的玻璃窗,看到一片浩瀚无际的书海,无数莘莘学子在此畅游(情景:学生在阅览室读书)。
教学楼、办公楼矗立于花红柳绿之中,多媒体教室、影视中心等分布其间,让这所普通的校园处处充溢着青春绚丽和勃发生机。同时,这里还给同学们提供了实习的舞台——TCL呼叫中心,他们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提升自我。(画面:里面的全景扫描和镜头特写——)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学,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向您提供很多。校园里有现代化的住宿条件、大量的电脑、专业化的设备、一流的图书馆和一个体育广场。但是我们能向您提供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学校始终保持着网络信息化建设和校园的基础建设同步进行,最大限度的满足办公、教学和学生生活学习的需求。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计算机中心,一排排电脑为学子们打开一扇扇窗)
办公楼和教学楼都以它独特的风格耸立在空中,但正如祖国的花朵离不开辛勤的园丁一样,他们中间有一天桥相连。在学生中间有这样一个说法,把这个“天桥”叫做“连心桥”,因为是它把教师与学生联系在了一起(情景:有教师与学生从天桥经过)。天桥两边有青的草,绿的叶,红的花,竞相开放。
综合楼前两边各配有100平方米的景观绿地。景观绿地之前面就是一汪湖水,湖中有一小岛,岛中古亭建筑与现代花架相映生辉,高大芭蕉与绿色灌木俯仰生姿,一条羊肠小道曲径通幽,处处显现“书山有路勤为径”的独特创意,物物彰扬“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深刻内涵。岛上长廊引胜、水碧亭幽。这是校园里古雅之所在。曲径通幽处,杂草盘枝错结,人们悠然自得。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中国人历来有倾重清晨的传统,郑州电大的清晨清新、充满活力。在微启的晨曦中,一切都显得明媚而充满生机。许多学生也养成了晨练晨读的习惯。花艳草绿,莺啼蝶舞,苍翠的古柏下,学子们依扶沉吟;明灯小道,曲径通幽,那幽深而又飘逸着馨香的校园小径上,有学子们诵读的背影;那啷啷书声,争鸣斗学中,有一个个活跃而不安分的音符;那幽静而琳琅满目的图书馆中,更有学子们恋恋不舍离开的身影。夏日里,望龙湖的堤岸清风拂面。在岸边,或选一处幽雅之处,支起画板,静下心来,细细描绘眼里、心底的美景;或走在弯曲的石板路上,坐在路边的长椅上,看风吹枝低,看柳梢划过碧绿的湖面,看旁人的嬉戏笑闹。那一天的疲倦在这里都无影无踪了。
站在高处,临风而望。浓绿的树木掩映着片片楼群,碧波万顷的湖面围绕着美丽的小岛。杨柳依依,水波轻漾,花木葱茏。幽幽亭台、青青柳枝、脉脉清水、曲曲幽径。亭子依水而建,水之名为望龙湖。在它之上,望月亭如临水照花温婉的江南女子,婉兮轻扬。亭角飞翘,亭身玲珑。它借水的灵气,水借它的高雅。望月亭那青石凳上,依然留有学子的余温;怡心园那草坪旁,依然回旋着他们辩论的回声……
课间休息的时候,学生们可以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别具匠心的望龙湖。站在平桥上,温和的秋风吹来,心中沁入丝丝凉意。四周柳枝飘荡,湖面水波微澜。在这清澈碧波的水面上,有阳光的照耀,点点黄金碎银闪烁其间,鱼儿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嬉戏,鸭子无忧无虑地在水中游来游去,无一不洋溢着青春与活力。
顺着湖边走——走上台阶——(传说中的商城大鼎)一座古铜色的大鼎赫然耸立在我们面前。它代表着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文化,时刻激励着广大学生不断进取,学习文化知识。在学生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读书“鼎”用!
看着那对面的耕牛,我们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厚望,在读书学习的同时,还在告诫我们,要珍惜现在,忆苦思甜。耕牛后面的老人一边耕耘,一边记挂着后面一本打开的厚厚的书——一家人的希望在读书啊!(在自习室埋头苦读的学子,在课堂上和老师争辩的学子,在宿舍口若悬河的学子,在讲台上镇定自若的学子,趴在书上睡觉的学生)
这白色长廊就是一本翻开的书,在这里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也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校长信箱——招生就业信息……穿过长廊,便立身于佳木秀而繁荫浓的小花园之中,这便是怡心园。在这里,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乐此不疲。(学生三五成群自信地谈笑风生)
离开怡心园,便来到女生公寓,这里处处洋溢着家的气息,就如歌词中唱的“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让我们看一看学生们的宿舍吧,看,明亮的窗户、干净的地面、整齐划一的物品摆放,还有叠得如同豆腐块儿式的被子——)
由女生公寓走出——来到餐厅。一进餐厅门,就给人一种很舒心的感觉,一排排桌椅干干净净,摆放的有条有序。在开饭时间,也可以看到同学们秩序井然地买着可口的饭菜。(品种多样)让学生在学校吃得好、住得好、学习得好,是学校近年来为此一直奋斗的“三好”目标。学校在后勤服务管理上,明确提出了要“象招商局那样挑选后勤服务人员,象卫生局那样履行食品监督职能,象物价局那样审查饭菜价格,象技术监督局那样管理饭菜质量。”师生食堂门可罗雀的现象已成为历史,换来的是学生、家长对学校后勤服务的赞扬。
走出餐厅,映入眼帘的又是一片绿色,芳草萋萋,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绿地成茵,电话亭点缀其间,有女生在打电话)
男生公寓:“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和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必须以学生寝室管理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自制能力。”其中男生宿舍是管理的重点。如今走进学校的男生寝室,你仿佛置身于部队的营房,又好象来到了学生手工小制作的精品屋。折叠整洁的被褥、排列整齐的洗浴用品,让人耳目一新的文化品位,你简直无法相信这是大山里的学生宿舍。
医务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拟设两名专职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课,开展心理咨询,以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性格教育、挫折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以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远处体育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情景:学生在体育场上运动)。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供人消遣,使人愉悦。
您听说过“在彩虹桥上排排坐”的故事吗?下面我要说的是,富有特色和神秘色彩的彩虹广场,散发着一种朝气蓬勃。这里的主席台少了那种严肃,多的是活泼靓丽。彩虹看台颜色艳丽,和绿色的草地相互辉映,象征着青春,象征着团结,象征着电大校园生活如那七彩画卷一般美丽!
学校每年设有“运动会”和“艺术节”,同时学校经常举办“中秋晚会”、“学生卡拉OK大赛”、“元旦联欢会”、“书画比赛”、“合唱比赛”、“学生演讲比赛”等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学校还定期举行各式比赛,给大家展示的平台。(剪辑:元旦文艺汇演画面、雅风艺术节画面、运动会画面)(在轻音乐的背景下,电大的整体面貌和精彩活动照片,诸如拔河比赛等,次第闪出——)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学校是美的,和谐的,真实的,校园的美景会让任何一双眼睛都善于发现美。电大校园是长满芳草的驿站,永远有鲜活的面容和年轻的心。每年,在绿意葱笼中,老生走了;在金风吹起时,新生来了。就这样,来了,走了,走了,又来了。在流动中,校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保持着年轻和鲜活,如江河涌动,永无枯竭,传承文明。
电大东校园年轻却自有情怀,对历史有冷静的远瞻,对人生对清明的内省(灯柱上的标语牌一一闪现);袭袭而来的是宁静恒久的书卷气,铭心永记的是对于未来不疲倦的探寻。校园在自己的季节里播种,也在自己的季节里收获。智慧在这里萌生并被开发,梦想在这里美丽并再次升华。谁靠近了电大校园,谁就心怀不可抗拒的跋涉使命;谁靠近了电大校园,谁就获得了挥斥方遒的万丈激情。庄严与崇高、良知与正义,被灌注在了校园中每一个渴望创造、拒绝沉沦的年轻生命中。郑东新区这片本来古老沉寂的土地,因为有了永远年轻的校园而重现生机与活力、诗意与浪漫。
电大的校园是青春的校园、民主的校园、开放的校园。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团委、学生会凝聚了大批有使命感、责任心,勇于奉献,才华横溢的有志青年;广播站、文学社、艺术团、志愿者协会、爱心社等社团,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成为实践、创造、增长才干的园地。每天都有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参加的选修课和课外文、体、科技社团及实践活动,每年假期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识。这里是莘莘学子梦开始的地方,无数学子从这里起航,载着辉煌的梦想,飞向美好的明天!(校长信箱,学校领导一起观看节目,教师舞蹈节目等)
学校巨变,师生们众口称道的是,他们得益于有一个团结战斗、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在学校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建为重,以师为先,以生为主”的创建理念指导下,学校80名教师爱岗敬业、全员参与,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爱心育人,和以诚恳的工作培育学生,以良好的言行影响学生,以高尚的风范感召学生的氛围。在28年来的办学实践中,郑州电大不仅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2003年(画面:首届党员大会),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之后,提出了“把郑州电大办成全国一流市级开放大学”的战略目标,确立了“塑有思想教师,办有灵魂学校,育有发展学生”的办学理念。校领导一班人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全体教职工秣马厉兵,励精图治。学校不仅制订了详尽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而且完善了学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为学校向省级文明单位迈进,作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同时,学校花巨资购置了成套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创建了计算机中心,装备有多个多媒体教学教室,装备了两个标准化计算机教室和一个语音室,新修建的实验室里配置的是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学校向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提供硬件设备支持。(语音室/计算机房全景/特写)
一流的学校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郑州电大拥有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专业水平过硬、教学经验丰富、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6位校级领导中,有博士学历2人,本科学历四人,他们都来自教学第一线,既是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又是精通学校管理的开拓性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80人,多年来,郑州电大始终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文章。坚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普法教育,弘扬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精神,不断增强广大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学校还建立了一系列与教学工作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教职工聘任制方案》、《教学质量评价奖励制度》、《科研奖励制度》、《教职工进修制度》等,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管理模式,做到管理工作人性化,评价体制科学化,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画面体现:每年都有一批市级文明教师和消极文明教师涌现。文明教师群像:画面闪现)正是有着这样一批德高业精的师资队伍,才有了郑州电大的发展与希望,才使郑州电大充满活力、不断前进。
郑州电大始终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学校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每周一举行主题班会,进行文明养成教育;与河南省博物院联系,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坚持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积极参加爱心助学工程活动,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定期举行班级活动和团组织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学校还通过举办雅风艺术节、元旦文艺晚会、大学生生辩论赛、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演讲比赛、社会调查、征文比赛等活动,营造勇于创新和协调发展的校园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们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
郑州电大以学生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制定了《校规校纪十不准》用于规范学生行为养成,促使校风、班风、学风有了极为明显的改观。学校还建立了校领导联系班级制度,定期召开见面会,直到班级文明建设。与周边社区建立联系制度,开展共建和谐社区活动。通过不断努力,郑州电大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结束部分:与时俱进 任重道远
二十八载风雨历程,看今朝再次创业。历尽沧桑雄风在,而今迈步从头越。郑州电大已经走出了一条凭教研促质量,靠管理创效益的办学之路。学校多次受到上级领导、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获奖荣誉的画面闪现)
好风凭借力,盛世展雄姿。郑州电大人将以更稳健的步伐,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沐浴教育改革的春风,赶超一流,与时俱进,“全国市级一流开放大学”这一目标必将实现。让我们期待,郑州电大的腾飞就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