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股票市场将在恐惧中呈现强劲升势
——奋勇向前的中国经济将引领世界走出困境
上海财盛资产管理公司 宋太伟
多年的大牛市轰然崩溃,持续高涨的经济、商品价格与货币洪流,转瞬间消失得难觅踪影,中国充满危机,全球充满危机,数以万亿美元计的个人、企业、组织、地区、国家财富灰飞烟灭,不断有市场巨人倒下与死亡,发达市场金融体系近乎崩溃,市场充满恐惧、伤痕、混乱,这就是人类正在经历的、一个人一生难得一遇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
面对这场劫难,人类表现出空前的抗挣与协作精神。所有国家政府当局都在不遗余力地拯救危机,不断地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向市场提供资金血液,国际主要组织、政府之间频繁地协商沟通,携手一致共同行动阻止危机蔓延与扩大,恢复市场信心。西方社会自由市场的价值观,在这场危机中,无助无用已让人遗忘。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这场危机的成因与后果的认识,还仅为皮毛。有太多的谜语与疑问需要揭示与探索。百年一遇的全球危机,必然孕育着辉煌深刻的新思想内涵。智慧前人告戒后代,澹泊明智,宁静致远,希望我们更多吃俸禄的专家学者,能静心认真地思考研究一些学问,为自己也为人类建树起照亮黑暗的思想灯塔,让中国人的名字也铭刻闪耀在人类当代先进的人文科学理论体系的高堂内,也为中国令人震惊的经济成就增添些与之相称的精神思想内涵。
这次危机中,强大的美国及欧洲的金融体系,显得弱不禁风,众多超强金融机构深陷生死劫难。表面上看,这与这些金融机构过多的垃圾债券债权与过多的过度泡沫金融资产有关,这些金融机构过度交易投机、资产过度“虚拟”“垃圾”化,是自食其果、自我毁灭;深层次上,这反映出欧美社会及全球社会变迁的内在价值趋势,欧美国家这种实体经济空壳化、高高在上坐享其成的国际关系逻辑、自由无度自私贪婪的社会价值取向,必然被不断进步的文明人类所唾弃,世界秩序是到了自我否定与变革的时候,人类需要全新的世界秩序、价值观、生存与发展理念和模式。美元帝国、(类似)美国的经济模式、(类似)美国的社会价值观、(类似)美国的霸权主义,已经走上了不可逆转的没落道路。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真正崛起,正是这种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推动力。可以说,这场危机,是世界秩序大变革的开始。也许,我们真的将迎来梦想中的“中国世纪”,当然,这需要我们更为超人的毅力、智慧和勇气。
这场危机,同样有着深刻的人类自然环境变迁背景。以当代流行的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地球绝对难以承受更多的国家,发展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资源严重短缺与环境严重污染问题,同样到了可能触发更大危机的地步。原油触及147美元/桶,6级以上地震几乎成为常态,全球性严重缺水,地球变暖趋势加剧等等,这些都是可能随时改变整个人类命运的严重问题。这场全球大危机,必将促使人类,加快自我否定与创新及改变现有生存生活方式的步伐。
这场危机,是全球经济发展周期(相对小周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中长周期)、自然环境恶化(长周期)的三大客观力量共同叠加作用的结果, 肯定是百年一遇。危机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而深远的,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在自然与人类变迁的历史中,百年仅仅是一瞬间,人自身非常渺小。面对这场百年危机,人类彰显无知与脆弱。危机中没有幸免于难者,关键看谁能尽快从困境中健康地走出来。我们应该谨小慎微、竭尽全力、枕戈待旦。(注:请参阅08年早些时候宋太伟写的《在重大变革时期应该对经济政策进行更深的哲学思考 --- 中国离发生全局性危机仅一步之遥》一文)。
目前来看,中国作为向上发展中的大国,实体经济体系占绝对主导地位且发展基本相对稳健,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受本次金融经济危机冲击较轻些,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也相对到位有力。同时中国自身市场潜力巨大而且内需潜能开发正在惯性高速前进中,经济体系的弹性与适应性渐强,除个别高端的产品技术以外,中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基本可以降到“零”水平,整体依然有潜力与能力保持相对高速的均衡健康发展水平。中国外向型经济体受到的冲击较大,可能需要几年的转变调整,但这种贱卖资源与市场的模式本身就不可能持久,现在的高压与困境,正好成为调整这种生产经营模式的推动力。当然,中国当前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超强的制造生产能力消耗能力与对自然的破坏能力、过度浪费腐败与分配不公、国民整体素质与社会非物质保障体系仍然严重落后等等问题,都会时刻威胁国家的安定安全与健康发展态势甚至引发国家衰败。庆幸的是,国民在这方面都有了觉悟,国家的发展方向与着力点也在朝着科学和谐的方向移动。事实上,只要牢牢抓住“科学和谐全面发展是硬道理”这一行动纲领,一切问题都是向上前进中的暂时问题,中国就能够保持持续高速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也必将真正成为全球稳定与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
中国股市在1年时间内,上证指数从
许多人认为,国内全球经济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证券市场还没有跌到底。未来我是不知道的,但我知道现在,如果说10个月前市场在5000点以上都是正常的话,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比10个月前有多大衰败?市场在2000点以下,正常么?现在除了经济增速下滑2个点以外,我们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动力不是更好么?近几年1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除去通货膨胀、分配不公、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因素以外,不一定比未来的8%左右的经济增速更好。如果说股市反映未来,以当前2000点的市场价格简单推测,未来3—6个月内中国经济真的比2007年的“一半”都不如?从中国现在提振经济的政策与措施来看,基本抓住了“科学和谐全面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治国原则,明年的实际形势应该比现在好。退一步假设,即使2009年春夏国内形势更糟,以股市反映未来这一逻辑来推理,到时的股票市场的状况,也应该比现在好。所以说,危机中的恐惧心理让许多人都晕了头,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
也许,明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形势会更糟一些,外部金融环境可能也不理想,但这正是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理念价值观进步的动力。中国已经是很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不可能靠出口、效颦跟随而走向真正发达强盛,必须走自主创新、超越前人、引导他人的道路。我认为,2008年是中国在风雨洗涤中真正崛起的元年,中国经济在高水平上高风险中继续高速前行,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未来必将会赢得更多国家的尊重与追随。从金融市场角度来讲,中国的股票市场,不再唯华尔街和香港股市的涨跌马首是瞻,将逐步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引导者、方向标。未来几年美欧等国的经济可能出现停滞或衰退,中国经济仍以8%左右甚至更高的速度发展,中国经济毫无疑问将是全球经济的希望所在,中国股市的走向完全可以独立前行,并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领航者之一。
2000点以下,肯定是中国股市在可预见的未来的底部区域,市场中期波动趋势肯定到了发生转变的时区。市场最近1个月的交易日趋活跃,个股机会普现,市场探底1665点后向上波动的趋势基本形成,基本可以肯定国内股市已经进入大熊后的向上波动周期。当然未来几年国内股市并非一路走牛,应该是仍处在大级别的上下震荡调整走势中。按照分形理论(宋太伟,《分形理论与波动理论研究》,1997),长牛之后的爆跌一般随后的上升调整力度也比较大,可能产生次高或创新高,随后又是长熊下跌调整。从上证指数的分形空间来分析,未来3—4年内指数的分形区间在1800——6800点之内,市场是先向上波动运行,然后再向下。向上波动周期已经从2008年11月开始(2008年市场振幅近4000点),2009年、2010年波动幅度也比较大,肯定都超过2000点,市场投机气氛依然浓厚,估计此波向上波动周期的高点大约在6600附近或5700附近,高点时间大约在2010年中期附近。
上证指数的具体运行路线是:2008年年底在2600以上,2009年春节前(1月下旬)在3000点以上,本次中级行情的高点在3300—3400点或更高,2009年2月左右再转熊,估计下跌趋势维持半年左右,2009年9月左右再转升势,2009年底可能达到4000点以上,全年在2000—4300区间波动,幅度极大,市场表现为极强的投机性,总体向上;2010年中期市场达到本轮相对大级别上升波动周期的顶值5700附近或6600附近(国内证券市场创新业务不断推出,更多超级大盘股上市,完全有可能助推上证指数创新高);随后快速转入新一轮大熊市。中国股市还没有真正的投资家,多数参与者投机心态极重,未来3—4年的市场无情的大震荡,将洗干吸干更多投机客的金钱,当然不仅仅是众多中小散户,也包括更多随波逐流的大机构。
从近期市场的交易情况分析,底部回暖特征非常明显,个股普涨机会较多,许多股票较少资金就打到涨停板,大盘整体成交量也达到1000亿元级活跃程度。在非常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下,随着赚钱效应不断几数级的扩散,前期泛滥而在2008年下半年3-4个月突然消失得无踪无影的大货币流量,会快速涌出与回流,市场又将重复过往的疯狂。
交易机会方面,在超强危机过后,市场遍地是黄金。这正是近一个月市场总是呈现普涨的注解。但是,人不能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在市场步出底部以后,最好不要碰垃圾股、绩差股,不要随波投机炒作垃圾概念,投机最终的结果肯定输,赌徒是没有好结果的,事实是这样,逻辑的结论也是如此。中国人整体投机心态比较浓,股票市场一直在重复大涨大跌悲惨空喜的故事,所以我说,国内市场还没有磨练出真正的投资家。顶级大炒家乔治.索罗斯早就预言本次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可他非但没有象1992年投机英镑那样大发危机财,还损失惨重。靠投机发大财是要有鸿运的,但上帝是公平的,好运决不会伴一个人一生。
事实上,值得投资的好股票现在遍地都是,但别说是我们的中小散户,就是手握成百上千亿元资金的国内大投资者“基金经理”,在上证指数跌到2000以下甚至1800点以下都不敢买股票,整个只会随波逐流进行投机,实在愧对老百姓对其以金相拥的信任,实在没有理由也没有脸面拿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数千万的酬劳。好股票的市盈率都到了13倍甚至10倍以下的市盈率,手握巨资、座拥丰富高端资信的基金经理还不敢出手投资,还在猜赌趋势,整个小儿科。作为股票投资者,市场有多少次接近10倍市盈率的投资机会?哪一次不能赚大钱?与其握着不断贬值的货币,买年息10%左右的公司有何不妥与恐惧?缺乏坚定的信念、定力与成熟诚信的价值观,基金经理们永远都成不了令人信赖的投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