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国家的投资计划里,添加了对人文思想发展的内容。
这是人文思想发展春天的一个信号。
人文的春天,是需要两个因素:
一是有意识的努力方向;二是拥有可以整合的基础
很值得庆幸的是,这两种因素基本具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所贯穿的,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任何政治、经济、军事的人类社会现象外在,都源自人类文化的内在取舍。同样一个人也是如此。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其实也是我们国家舍弃一些人文束缚,倡导一些人文思想的结果。
人文思想是需要进化的。
在现在的社会里,人类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成果,人文思想也是百家争鸣。在这种基础上,人类要进行彻底的超越,那么就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文化整合,也只有如此,才会避免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外在现象形式上的冲突,否则,只能表现是社会的复制循环,而其内在的根本原因是‘人文消耗’与‘综合人文的不能胜任’。
希望大家注意两个概念:人文消耗与综合人文。人文消耗:是由于人文差异或不足而造成的消耗,其中战争就是人文消耗的一个例子,是由于人文差异或不足表现为的消耗状态;综合人文需要包容,只是包容还不够,更需要融合与整合,才可能完成胜任-------
那么,如果继续传统人文,不进行融合与整合,那么社会的方向会如何呢?复制循环。我们常说:方法比问题多,我们会用一种问题去掩盖另一种问题,一种积累到社会不能负荷的大爆发,然后又从基础开始继续积累问题----
文化的整合,提出了对‘未来新文化’的需求:
首要的是,可以包容任何形式的人文。也是所谓的:人之言者皆有因-----
其次,新文化与其他形式的人文的融合。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能够能够导向的过程,能够导向,需要能够为其他人文提供有益的可行的方向。在这个过程里,完成选择解放束缚与选择束缚----
在人文整合过程中,需要否定一种态度:全盘接受与全盘否定的态度,要客观的面对儒家、道家、佛学、基督、以及各种各样的人文,整合吸取,保障方向------
最后,是新文化的方向:用完成后的‘解放束缚与选择束缚’来保障人类的‘鲜活’====
下面是自己以前写的一段话:
灵魂工程——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