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过,货币委员会定夺
王志华
8月份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的跟踪和研究,收获很大,不过也确实有点疲劳了。没有大的思考收获,本来不想再多做文字堆砌了。不过局势严峻,关心所致,有关中央货币政策委员会有些成员单位的官员在这次挽救经济活动中的扭扭捏捏的表现,实在有点担心,核心关键如果落实不力,影响整个挽救战略的实现,事关中国的整个发展命运,如果仍决定于明显反动的一小撮异议权贵,是不是有点儿戏?
搞金融的人比普通老百姓还不懂金融危机,那是扯淡。中央货币政策委员会将中国经济局势整成目前的状况,还想继续与人民作对,是谁给你们的胆?本来经济反转形势明确,中央政策委员会就必须面对关于这几年的政策的问责了,你们比格林斯潘还牛,全国人民都开始行动争取消除经济通缩局面,还有些人却始终没有放弃防通货膨胀的思维。在这时候还强调防通胀,还想要留下之后政策反复的活口?要在落实中央经济会议精神中搞小动作?
6到12个月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就还没有到位的4万亿投资拉动?就银行贷款明显收缩无视中央降息初衷的现状?就连续急速下降的PPI?面对你们引来的巨量热钱的撤出,面对你们造成的巨量的虚拟资本的消亡,面对流动性枯竭的大量中小企业的大批不断的倒闭,你们给个有说服力的理由出来再说。这时候,再翻一倍的投入,可能也还是远远不足的,哪来通胀?再说,这次必须尽可能做过头,争取到时有通胀可以治理,而不是还没开始做就嚷嚷要防通胀,如果功亏一篑最大的可能将是你们挽救不力所致。即使力度足够,真要出现通胀也不是你们现在该瞎嚷嚷的,混淆视听也不该是这时候。
这两天,本人还在思考是不是需要尽快直接发放货币刺激消费的问题。之前的文章中提过,当前超额发行货币应该也是一条可考虑的措施。我国人民的债务是不多,可是之前发展中的收入比重明显偏低,当前实业流动性处置不合理,消费缺口较大,直接投放货币资本补偿虚拟经济消亡缺口于消费领域,理论上是可行的。至于发多少,之前有个最保守的估计是几千亿,也就是大约全国人民人均500元的额度。现在看来,通缩的局面的形成,货币乘数效应下降,相应额度应该可以提高,人均1000元应该没问题。至于救济部分的货币投放,应该在财政上列支,还可以有一定的额度。这样总量不超过2万亿的货币流通投放,分批在两三个月内发放,可能会有一定的成效。
不过这样做的操作准备工作任务是比较繁重的。一个是全民与身份证挂钩的基本帐户的信息系统的构建,以及个人身份的确认、个人商业银行账户与基本帐户的挂钩信息的录入,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至少要几个月时间来完成。不过这始终是国家公民基本信息系统构建需要做的。现在做也正是时候,相关录入工作的外包,临时可以安排一部分人的暂时就业过渡。如果能在明年第二季度完成,并开始发放,对于经济的启动,可能将会很有利。
以上文字是昨天下午形成的。因为措辞严厉的缘故,还在考虑对不对、需不需要的问题。今天关注“《财经》年会2009:预测与战略”上的专家的观点,感觉核心问题可能还是在于对于当前形势的认识和判断的问题。专家的分歧给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发挥的余地。这里关于经济形势问题我还想多说两句。
之前文章说过,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是一种危机状态,危机之所以为危机,在于出现经济系统局部破坏性格局,这与所谓周期性的调整是完全两回事。从报道中的专家意见中,持周期性调整认识的人还大有人在。中国经济系统的局部破坏性格局,不是一方面,两方面,而是三个方面,都是很要命的。首先一方面,是之前中央产业升级安排措施失误导致的企业营商成本的急剧上升,使中国经济总体环境趋向恶化。在之前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中,关于中国之所以取得30年来的伟大成就的总结中认为,中国无以竞争的营商成本的安排是最根本的促成因素,对于这种发展格局的根本反转是否应该在目前急速调整,是值得深刻反省的。对于一系列产业升级安排的措施落实中,其影响是导致中国企业非正常大量倒闭的深层根源。关于张五常老先生的取缔新劳动法的建议,我是十分赞同的。同时我还强烈要求废黜一系列的地方产业升级的行政催产的安排,如什么“腾笼换鸟”,什么区域性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统统是蹩脚的人造产业政策。这方面如果不做调整,当前的危机挽救过来,中国整个发展局势也将陷入动力不足,实业日渐凋零的走下坡路的态势。另一方面是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势将大幅萎缩,整个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发生剧烈调整。这方面的认识比较一致,主要是严重程度很多过于乐观,对于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严重低估。我的建议是必须做最坏的估计和打算。最后还有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非正常发展和激烈调整导致的资本市场的严重灾难对整个经济系统的严重影响。关于这方面的认识,其实也很不到位。这方面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当前危机起源和加剧的主要因素。不过影响的深刻没有上述两点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最根本的部分企业的生存那样的程度。但也确实产生了整个经济系统的局部性的破坏。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目前高悬的利剑还没有落下。这样的三重危机的局面,何以还是周期性调整?
对于当前的危机状态的认识,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就可见一斑。在中央力度如此大的政策措施连连出台的情况下,局势还严重下滑,也就可见危机的严重程度。对于中央有些政策措施的纠正的不到位,可能关于上述认识也还有所欠缺。对于危机状态的确认和认识,应该加以重视,这是关乎政策的力度和危机局势的挽救安排是否到位,落实是否得力的认识问题。
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