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洋房一般指民国时期建造的、四面或三面临空的别墅式或花园式住宅。老洋房往往汇集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精华,呈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以优秀的设计和精巧的工艺,营造出色彩斑斓的异国情调。这些历经人世沧桑但风韵犹存的老洋房大多有着显赫一时的背景,委婉曲折的迷人故事。
老洋房在我国各大城市多有,以上海较为集中。老洋房的建筑风情和文化积淀是创意地产从事商业开发的很好载体,但老洋房建筑文化资源应该和具有创意性的商业资源进行整合,在上海襄阳南路一条弄堂里老洋房开发的大可堂普洱会所就是一个例子,前些日子的一个晚上我们一行几人去那里喝了茶。
这幢三层楼的老洋房在一片草坪后面,为法式建筑呈半圆堡状,于1933年落成,原隶属一名国民党高官。
大可堂上下三层共有十多间厅室和包房。每个房间都以云南古茶山命名:布朗山、巴达山、无量山等。这里的家具有明代的、清代的,也有民国的,且都是由紫檀木、黄花梨、红木等上好木材制作而成,与明清的官窑、古代欧洲宫廷器皿、紫砂真品相映成趣……加之墙上的名人书画,使大可堂处具有相当的品位。
走进一楼的易武大厅,仿佛进入了普洱茶的世界,橱窗里陈列着清末至今的普洱茶精品,,大厅里有服务员小姐在为客人冲泡普洱茶(下图1)。一楼边的倚邦厅是开放式的红酒及雪茄吧(下图2、3)。
余秋雨先生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大可堂是上海顶级的茶楼,其实是一个高层次的文化会所,我接待海内外记者,大多在那里。大可堂的大门口院子里树有一方石碑,镌刻着我所写的‘大可堂茶园记’,字也是我写的”。
老洋房大可堂普洱会所对外开放人均最低消费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