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抄底楼市大底我们怎么办(转)


    在货币政策不断放松的前提下,房地产回暖已经逐步成为趋势。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得以很大的改善,商业银行渐渐对房企的贷款开始灵活、宽松。所以房企只要能度过这个年关,资金链缺口能勉强补上,过了年就很可能迎来一股春天暖风。

    在许多人继续看空中国楼市的节点,境外机构正虎视眈眈,积极备战,准备资金从而来抄中国楼市的大底。只要市场低迷时,才是扑捉商业机会的时候,就像自然规律一样,大海有潮起潮落,市场有兴旺与低迷时候,股市有牛市与熊市一样道理,在07年房地产疯涨的时候,缺乏眼光的就盲目认为楼市就是一批脱缰野马,只会涨不会盘整,于是就产生了土地一级市场面粉比面包贵的怪圈现象。不少房产商就是吃亏在拿地上,疯狂的人们追涨了疯狂的土地,当时地方政府每天笑口常开。把土地一路拍高,不该有的高容积率就是在07年产生得特别多。好了现在楼市交投不活跃,拿得高楼板价根本无法建设,土地没有四证又不能去到以后融资,这类开发商犹如在围城里面想逃生,找不到突破口,最困难就是这类开发商,同时手头又有在建项目,每月还要支付工程款,时常埋怨当初不该如此大张旗鼓的制定08年建设计划。在这个年头真正体会现金为王的好处了。

    但就在中国楼市阴霾未散时候,外资早已更多的对中国楼市的基本面与未来趋势做经济研究,并把2009年列为再次投资中国市场的可能时机。据路透社报道,私募基金Gaw Capital Partners正寻求融资15亿美元投资中国地产,荷兰国际集团旗下ING Real Estate亦正在募集投资中国的7.5亿美元基金,计划在明年第一季推出。 Gaw Capital创始人之一Goodwin Gaw称,“我认为现在是开始关注的时候了,2009年及2010年初将是最佳时机。”

    巴非特曾说过“别人都恐慌的时候,他疯狂,别人都疯狂的时候,他恐慌”。多次巴菲特的投资在时人看来很愚蠢,但笑到最后的还是巴菲特,这一次巴菲特被套,不到潮落,谁能肯定说巴菲特裸泳了呢?中国房地产市场从趋势来看是总体向上无疑,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将是一个长期与必须推进的过程。在这之前外资更多关注的是诸如上海、北京等超级城市的超级地段,高档楼宇和高档商业楼宇,但最近有风向标转化的趋向。

    他们把眼光目前更多转向大众化的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研究的特别深刻,例如成都、重庆和大连在内的二、三线城市。

    笔者认为任何政策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楼市泡沫出现时,管理层完全可以通过杠杆用来加以调整。但我们目前面临的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只要对当前提振中国经济有利的事就不要一味限制,去年出台的限外令,确实对诸如深圳的以香港客为主的高档楼盘消费群体,堵在罗湖口岸。

    笔者呼吁,对港澳台同胞购房要快速放开,去年出台的限外令再也没有不要限制了,中国人可以到境外购房,外国人他们有钱,喜欢中国的文化,为何要堵住呢只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扩大购房群体对我们的经济有利。再加上政策上,再加大力度,真正放开二套房限制政策,对我们普通消费者在购房环节中的税费,包括一手房交易与二手房交易的营业税与差价所得税方面必须要进一步下调,免去购房交易环节的各项行政收费。

    在对房地产企业的救市政策上,对于信贷放松方面,商业银行要加大力度,对房地产企业一级市场土地付款上要予以政策支撑支持,减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取消土地增值税,对房地产开发应缴纳的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简化和少征。

    宏观调控已经结束,货币政策大门已经敞开,降息通道不断在下沉,中国管理层也不断在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各类政策来积极刺激消费,扭转经济受外围金融风暴的下滑的影响。利好政策频出,我们应该对未来要有更好的憧憬,再盲目徘徊与等待,是无谓的行为,更不需再压抑自己盼望已经对楼市的刚性需求。

    外资已经开始屯兵了,他们在低迷的时候,主要是在研究项目,而不是坐等,一旦发现价值被恐慌低估的项目,就先知先觉的悄悄潜入了。还是那句话,因为外资在国外,冷暖自知,他们对于国际市场的敏感度比一般的人高得多。

 

 

 

转载自:朱大鸣的博客

http://blog.focus.cn/group/blogforum_detail.php?blog_id=20879412&msg_id=156595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