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有绪关于20元生态税的讲法有损中科院的形象


 

蒋有绪关于20元生态税的讲法有损中科院的形象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08年11月19日)
 
2008年11月18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呼吁,政府可以考虑对企业甚至排放二氧化碳的市民征收生态税。其中,蒋有绪讲到:
城市森林既然有那么多好的功能,能否进一步考虑生态税收的问题,因为享受的是其他部门受益的,包括每一个市民都受益,现在每一个市民也在制造生态足迹,也在排放碳,是否在我们的收入里面每个月有条件的话买10块钱、20块钱的绿色基金,从而减少我们的生态足迹,抵消我们碳的排放,用这个钱去造林、绿化。一些企业或者其他享受利益的部门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生态税收来支持城市森林的维持。
 
对于蒋有绪讲的“每个月有条件的话买10块钱、20块钱的绿色基金”,我敢肯定地讲,中科院院士蒋有绪是没有弄清楚“有条件”的含义的,也没想到如何“有条件”地执行的。
在这里,我试问中科院院士蒋有绪:
1、如果说有收入的人算是“有条件”的话,那么,没收入的人是不是就没有条件了呢?没收入的人,难道就不排放二氧化碳了吗?
2、每个人因为体质和工作、活动量的不同,向自然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应该是不一样的,那么,排放量多的人,是不是应该多交生态税呢?
3、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如果说在中国大陆工作的中国人算是“有条件”的话,那么,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旅游、考察的外国领导人和外国市民,是不是有条件呢?是不是也要求他们交生态税呢?如果让他们交生态税,他们肯定会笑话、甚至反对这一新“发明”;如果不让他们交生态税,难道他们在中国就停止呼吸了吗?现在,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因人们的呼吸问题,向国民征收生态税的,如果按照中科院院士蒋有绪的想法,中国创新性地向中国人征收生态税,这不是对中国人的歧视吗?
 
人人都可能有产生错误的想法和说错话的时候,但是,像中科院院士蒋有绪那样,在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关于“每个月有条件的话买10块钱、20块钱的绿色基金”或征收生态税的讲法,我认为,这种想法和讲法错得太离谱了,这不仅有损于中科院的形象,也与中科院院士的称号极不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