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又惹了一身的骚 遭央视连续暴光


百度又惹了一身的骚 遭央视连续暴光

【罗伊网讯】2008年11月16日中午,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以“搜索引擎竞价排名能否让人公平获取信息”为标题再次曝光百度,这次的力度比昨天更加尖锐和击中要害,昨天的新闻仅仅是上当受骗的个例分析,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说法,也已归结为使用者自己不知道分辨是非,和百度没啥关系,而今天的报道,则将矛头直接指明了百度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这对百度才是致命的,毕竟央视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却不是一般媒体可以比拟的,这样连续两次的曝光,是不是也意味着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某种态度呢?或者即将引起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对百度进行重点整治,杀鸡骇猴?!
百度这家本土搜索引擎巨头近来是非不断,百度陷入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冲突困境。头顶“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光环的百度深陷舆论漩涡,甚至有可能面临国家工商总局的反垄断调查。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唐山某网站起诉百度 “网络反垄断第一案”,如今该网站也从一个不知名的小网站,因为公开挑战百度,索赔1.7444亿而一夜成名。该网站称:竞价排名,我出高价时,排在前三,生意兴隆,谁想网站筹划改版,竞价排名出最低价时,先不论排名前后,连被收录的内容都骤减……不过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该网站是因为“作弊”行为而被百度封杀,该网站对此表示否认,并称愿意接受任何方面的调查。这让“网络反垄断第一案”显得更加扑朔迷离,然而今日却有网友爆料了该网站利用论坛群发和博客群发等手段,用程序自动在网上发送大量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夹带该网站的网址链接,发布垃圾广告的作弊网页,这让人忽然又觉得纷扰“网络反垄断第一案”竟然成为了一场“完美的恶炒”。虽然有特意制造时间炒作的嫌疑,不管起诉结局如何,也算因此而闻名天下了。“网络反垄断调查第一案”似乎已经硝烟弥漫,一场口水战在所难免。
  这边外人攻城略地,那边自家城墙又起了火。11月8日起,一份名为“百度营销 车行天下”的PPT开始在网上流传得轰轰烈烈,据说这是从百度内部流传出来的,当然也不排除竞争对手所为。67页的PPT上的“增值服务”一项,赫然写着“危机公关:在网页搜索中屏蔽链接(活链)”。而百度最有竞争力的整合打包营销方面,贴吧营销部分亦写明了,“PR保护:删除负面新闻,提高品牌信誉度正面舆论引导。” CnBeta上有网友匿名评论:“百度,果然很强大,已经成为了灭罪鉴证科了!” 不过有百度内部人士指出那是一份造假的PPT,只是百度暂时不方便作出“官方回应”。 此后,在11月10日,百度公关部发布一份声明,主题是“我们的天条:用户体验第一”,主要用“是否被搜索引擎收录,与搜索引擎的公正性无关,与搜索引擎的盈利模式无关。百度会拒绝收录一些网页,唯一的原因只有一个:收录这些信息不能为百度的用户提供良好的搜索体验”来应对被诉垄断事件。
紧随其后,一个叫金德管业的公司又将百度告上法庭。理由是,在百度用关键词搜索“金德”,会出现大量的“金德骗子”、“金德黑幕”这样有损其公司形象的不实信息。对此,百度称:“该网站确实被我们认定为有群发垃圾信息和恶意链接的作弊行为。是否被搜索引擎收录与公正性无关,与搜索引擎的盈利模式无关。百度拒绝收录一些网页的惟一原因是,收录这些信息不能为百度的用户提供良好的搜索体验。”
由于能够降低普通人寻找信息的总成本,标榜“信息以人为本”的搜索引擎服务商,迅速成为信息时代中强大的IT技术公司。对于技术型公司,一向以来,人们总是用对待孩子的态度,宠爱着技术型公司。
  为什么作为技术骄子,百度近来却会恶名不断?互联网孵化专家黄相如分析:随着网络应用越来越普及,很多小网站为了在搜索引擎上排名靠前,制造出海量的垃圾信息,大大加重了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抓取、分析网页的负担,并严重损害搜索引擎提供给用户有价值信息的效率。
  事实上,诚如百度所言,就技术而言,任何一家搜索引擎都无法保证能收录互联网上的所有网页,同时,搜索引擎与垃圾信息之间的技术战争,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但问题的核心是,互联网企业动辄被指控垄断,莫非垄断是互联网的生存基因?互联网孵化专家黄相如指出,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入口,在搜索引擎上排名的高低,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于是大量的垃圾信息在互联网上滋生,目的就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商业利益。但这些垃圾信息,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使用的搜索引擎。如果搜索引擎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受害的是广大网民,并最终伤害搜索引擎产业的未来。
罗伊网消息称,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召开的“搜索·未来”互联网主题论坛上,谷歌联手新浪、搜狐、腾讯、网易、雅虎口碑五大网站一起呼吁国内搜索引擎需要公正的搜索结果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更是表示:“受利益驱使的人工干预是对用户的最大伤害。”谷歌此举无疑是将矛头对准了其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百度,将百度的“竞价排名”方式再次推向媒体口诛笔伐的风口浪尖。李开复表示:在目前的环境下,用户和客户要进行自主选择,对现有搜索引擎进行比较,使用公正的搜索引擎,这样市场份额就会偏移,行业发展也会向公正性偏移。国内某些搜索引擎长期被指搜索结果不公正的真正原因,主要是要平衡广告主、自身收益等多方面利益。而现在中国并没有集团来代表网民发出声音,如果消费者能够发出声音,就值得我们重视。
当然,这事关我们怎样审视一家搜索引擎技术提供商。它是能够提供有效服务的数据库营销机构,还是以客观、中立为最基本要求的新媒体,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它的商业智慧?“竞价排名能够让企业网站排名在前面,从而杜绝互联网的垃圾信息的出现和存在。”百度进一步解释,一些想让排名靠前的网站,采用SEO(搜索引擎优化)手段作弊,实际上更是对搜索结果公正性的干扰。而竞价排名通过付费排在前面,并加以“推广”两字标明,已经能让用户醒目地判断哪些是商业性搜索结果,哪些是非商业性搜索结果。
搜索引擎最重要的排序算法自然是保密的,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google的搜索结果是page rank和相关性有挂钩,而百度的结果则是竞价和相关性相挂钩。那么,确认搜索结果相关性、重要性的技术,和“关键词”的价格比拼一下,这天平究竟往哪一端拨?有网友认为:作为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百度是否有足够的自制力保持“竞价排名”和“搜索公正”的平衡。一旦受到业绩增长的诱惑,而纵容天平一路向左倾斜。表面上看来,是损及搜索公证性,是个商业道德问题,但搜索公正性影响着用户体验,最终影响着“基业长青”这个大工程。客观公正性是搜索行业的根本标准,而谷歌不会人为干预搜索的任何结果(除非有非法内容),李开复指出竞价排名模式不符合用户利益,出售搜索结果虽然是短期获利模式,但长期将导致信任缺失而不能持续。
换言之,这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辨正关系。我们自然希望它是公正而客观的,而不是借用技术之名,进行金钱主导的排列组合,与垃圾短信干扰人们生活一样,互联网上的垃圾信息、垃圾邮件、流氓软件也在影响着人们正常使用网络。在搜索引擎上排名的高低,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于是大量的垃圾信息在互联网上滋生,目的就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商业利益。但这些垃圾信息,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使用搜索引擎。如果搜索引擎不能打赢与垃圾信息的这场技术战争,搜索产业就会被垃圾信息摧毁,这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希望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不要再看到和闻到这类的硝烟和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