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兴化戴南的“不锈钢大王”包存林(江苏兴利来特钢有限公司的老板)的离奇死亡轰动了整个泰州市,财经网站也纷纷报导或转载,离奇死亡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冲击的担忧,和对中国实体经济尤其是习惯于粗放经营的民营经济的“摧枯拉朽”式的破坏,是就此“一蹶不振”还是“凤凰涅盘”式的重生。
http://www.zjol.com.cn/05society/system/2008/11/13/014966993.shtml
虽然,去年和今年已经有数位民营企业的老板在全球金融风暴和国内宏观调控下的资金困境选择了轻生的方式来解脱。由于本人也是兴化人,对包存林的公司经营之道也略知一二,所以就想写点什么,权当是对逝者的纪念,也希望能就此警醒有类似状况而处于困境的民营企业,该如何经营自己的企业。
2000年,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美国为了避免对经济的冲击,采取了连续降息、加大财政投入等刺激措施,使得大量的廉价资本进入房地产、大宗商品期货及华尔街用来进行高杠杆收购。于是一轮资产泡沫越吹越大,由于美元的特殊世界货币地位和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中国在上一轮的基础设施投资潮正好赶上由美国的经济刺激引起的输入型通涨交合在一起,物价如失控的野马飞涨:铜价从每公斤10多元涨到60元,铝、钢材等各种金属材料也是连续疯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篾匠出身的包存林在广东做了几年业务后,抓住机会成功的创办了兴化市长利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各种不锈钢管),在市场需求与价格量价齐飞的好日子期间,善于市场开拓的包大胆购进原材料而坐等涨价,让其赚了个钵满盘满。信心的飞涨往往要大于经济的增长,于是,包存林又创办了江苏兴利来特钢有限公司。几百亩的土地和厂房,全自动热连轧车间价值4600万元的全套设备,拟新上一条精炼生产线和两个生产项目,届时,不锈钢带生产能力可达10万吨。加上流动资金和存货,包几乎抵押了所有的厂房和设备资产,甚至自己居住的小洋楼也没拉下,从银行贷了款(据说是4.2亿)。然,天有不测风云,何况中国的农民企业家的天性注定了,在这场自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经济巨变下,其应变能力难免沙石了。
1、中国政府的宏观紧缩政策压缩了几乎所有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空间,而原有的银行贷款也没有续贷的可能,银行为了确保其贷款的风险也是加紧回收或要求追加抵押物。
2、市场需求在大宗商品牛市拐点下急转直下,由供不应求到需求急剧萎缩,包的新建工厂其不锈钢产品线开工不足,库存积压;
3、新的工厂和生产线由于采用了全新的自动化设备和工艺,其要求非常高。而包的背景和管理方法根本无法驾驭新的生产要求,整个生产线一直未能流畅,不良品率据高不下;而偌大的工厂,其管理也是农民式的管理,中央空调24小时空转,车间运作流程矛盾不断·····。
4、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始于国庆后的有色金属和钢铁等的暴跌对囤积了过多不锈钢原材料的包是致命的打击,拿不锈钢主材料之一——镍板来说,去年其价格每吨还在42万元左右,而今年已经跌到7万元,不锈钢成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同时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包存林去年在高价位时曾购买了大量的镍板,在今年不锈钢成品销售价格低,销售量小的情况下,势必亏损严重,资金不能及时回笼。
在内忧外患下,包无法解脱,也根本看不到任何处境缓解的希望,于是选择了最悲壮的一种方式:一人的死为全家求得暂时的解脱。政府会出面帮助协调债务和资金的问题,银行也会手下留情,而供应商、客户和社会各界也会以“死者为大”的道德观来对待死者生前的一切。
逝者已去,生者深思。中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赤脚上岸”的泥腿子民营企业家,如何在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从粗放型、资源与环境消耗型的制造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的创造型发展模式转变)和世界经济恶化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转型,使企业能应对各种不确定的风险,才是我们最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