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变革手记之三:启航变革


一个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变革手记之三:启航变革

入职润通,我能否成功融入管理团队,引导变革,创造业绩?当时的我,心里也没有坚定的信心。只是心中充满了一股热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责任感。那时的思想是我完全有责任去改善这样一个企业的现状,它仿佛是我职业生涯使命的一部份。

我把思路整理了一下,在企划时列了一个工作计划,特别是对预期的困难反复思量,一一列了出来,尽可能找出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

这个看起来简单的方法,对我在执行变革中,起了莫大的帮助。管理上,我们都会发现问题,可我们真正详细的一一写下来,认真思考解决方案,许多管理者不愿意这样做,认为是浪费时间。

实践中,它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正确认识问题的开始。试问,我们不能正确认识问题,怎么能正确的提出问题。不能正确的提出问题,本末倒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我在管理实践中,坚持要求下属提意见、事件报告、问题处理不管多么简单的事情,必须书面联络和报告,哪怕是几个字,一个扼要的电邮,我都会接受!但是,我从不接受口头报告,电话联络后了事。这样做的好处,你还会促使下属,以确实的态度,努力从事实和数据上收集相关客观信息,提出初步的个人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报告和依赖你来解决问题。

按照预定计划,我被安排到品质工程部见习。润通公司没有专职的品质管理部门,品质管理与生产技术指导被列入品质工程部的职能范畴。品质管理职能被弱化,可以说与时代相比,是在明显退化。品质工作只有一项,就是负责100%检验,检出不良品。当时,执行100%检验,还不能保证出货品质。

我开始从细节入手,从一个订单的客户品质要求,到基层如何实践操作一步一步的了解,一个职能部门一个职能部门的见习,逐个与部门经理面对面的沟通。还有一个因素是企业几乎没有规范的管理系统文件,企业管理全信赖管理人员十几年来的经验,它迫使我不得不从高层沟通到基层,从中层管理走到基层管理现场,甚至从工厂现场,走到员工宿舍和食堂。

三周后,我向总经理提交了工厂改善初案。我建议,在现有条件环境下,从现场基层的管理改善开始,也就是从工厂的现场“5S”管理规范化开始着手工厂改善。总经理很快核准了我的方案,成立了工厂“5S”专案小组,并指示,需要的基础资源,可向行政事务部申请。

专案小组成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亲自引导小组成员(中基层管理人员)认真地示范性参观工厂、宿舍、食堂。在此次示范性参观时,总经理意料之外的一同参与了。在我的现场简单说明引导下,所有的管理人员震惊了,连总经理也感到吃惊。我们管理现场怎么会这么差劣?

其实,这些现象每天都在企业重复演示着,只是这么多年了,大家已经忘记了去观察现场的细节,习已为常罢了。也可以说是管理的惰性、管理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结果。

这种毒化企业的管理因素,如果在中基层蔓延,它会导致企业体质慢性退化,执行不力,改善无从着手。如果这种毒化企业的因素在高层滋长,特别是在重大管理决策时,决策层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模式,对企业来说,是灾难性的,甚至于是致命性的!

许多优秀的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管理人员岗位轮调,跨职能轮调见习,跨地域历练人才。同时,引进咨询“外脑”,或不时“换血”,聘用非本行业的高级人才来充实公司决策层,董事会成员中总有几位是置身企业之外的独立董事。我想,避免惯性思维和惯性行为模式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吧。

通过现场的场境震撼,管理层有了心理准备和危机意识。于是,我趁热打铁,组织全厂员工分批轮训,专项进行“5S”理论与实践演练教育。解决了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意识问题,接下来的“5S”专案,我就很顺利地开展下去了。

此专案的成功推行,为我在润通公司持续服务,打开管理合作平台,奠定了非常不错的基础。

此次小试牛刀,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新官上任“三把火 ”,理论的实践常常误导见习经理,认为要抓住主要问题,快干,出业绩。我认为,实践中应该从次要问题入手,特别是一个重病缠身的企业,“空降兵”更应该注意策略。一出手就是绝杀,也许就会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或许最后成了孤家寡人,还未等到曙光,就“自毙”了。

2、                  变革中,管理层的冲突,甚至是明抢暗箭是必然存在的。公司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免的现实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必须在企业创造管理层危机,激励危机意识。但是,不要首先拿某些“元老”级既得利益问题开刀。如果急于在企业“建功立业”,触动了“元老”级既得利益,或是“拉帮结派”,它所带来的公司政治力量,公司政治风险是难以权衡的。往往这样做的最终结局是,决策者认为,不需要“空降兵”进行企业变革,公司是慢性自杀;而执行“空降兵”的策略,却是让企业休克死亡。

3、                  通常空降人才的变革策略,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A、                通过现场管理现象直觉“震撼”管理者,在企业创造危机,给予现有不胜者参与变革的机会,促进自生和企业再生;

B、                适当削弱“元老”级职权范围,但不减少即得利益,此法通俗称为“黄金降落伞”法则;

C、                决策者快刀斩乱麻,在“空降兵”入职前,扫平可以预见的公司政治障碍;

D、               决策者要支持变革,但不要过多的干预,或是中途否决,是空降兵成活的首要条件。旁观者置身事外,才能看清事实,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E、                专案初期,高管,甚至是CEO要展示示范性的作用。

本章节思考:

1、  怎样避免经营管理的惯性思维和行为决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