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变革手记
第一章节:企业危机与变革需要
入职现在服务的公司(暂且称它润通公司)已有4年多的时间了。入职前,曾在跨国企业工作了多年,但是,引导一间公司变革,我还是第一次尝试。我的到来,对我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而对润通公司来讲,需要一个变革引导人才,是当时企业发展所必须。
润通公司成立于1989年,2003年时,已有14年的历史了。它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由兄妹四人直接经营管理。大大哥负责生产管理运营,二弟负责产品设计开发,三妹负责财务,四弟负责市场营销。
企业在十四年的历史中,曾做过电子玩具、传呼机等多个行业。97年转行做电子计时器(电子手表、电子码表)。企业规模一直保持在600人左右。
至2003年企业依然维持着家庭作坊式粗放型管理,内外部多种因素迫使企业作出2种选择:要么进行规范化管理,改变现状;要么走向衰败,慢性死亡!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引导企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因素:
1、 由于企业的经营赢利模式主要是OEM和ODM,客户主要是欧美品牌商和经销商。客户开始越来越关注供应商和管理水平,而不仅仅是价格。当时,公司要拿到欧美知名客户订单,已经非常困难了。首先就是必须通过客户严格的“验厂”审核。客户验厂审核通常行涵盖二大标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一些大客户出于产品品质、社会环境、社会责任的企业义务要求,放弃了润通公司或是限量采购润通公司的产品。公司市场空间越来越狭小,几乎难以维系正常运作。
2、 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求。每批出货,客户要么从国外派来专员验货,要么委托公证行异地验货。质量不合格将面对高额的罚款和赔偿。
3、 普通电子计时器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而市场的增长停滞甚至是衰退。消费使用计时功能,在年轻一族已被手机所替代, 钟表消费文化已不可同时而语。仅香港钟表业企业2003年的时间内,就有近30%的小规模厂商及上游供应商关闭或转行。
4、 行业规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粗放型企业损耗浪费严重,利润甚微,行业处于整合调整转型时期。
二、内产因素:
1、 内部管理茫然状态,主要依赖于人的经验判断来决策和管理企业运营,没有企业明确的发展方向,更谈不上战略规划了。一个真实的事例是,在工厂旁,公司买下了近六千平米的土地。老板当时的决策是为了解决员工住宿问题,在地面上建造了2栋面积与工厂相当的员工宿舍。而公司现有的厂房是80年代后期建造的旧式厂房,不论是空间布局、物流设计、污水环境净化系统都不能满足现在企业基本的要求。我曾咨询老板,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地皮上修建新厂房,把现在租用的旧式厂房改造为员工宿舍呢?甚至到现在的新工业区租用集体宿命楼呢?老板说:只是为解决员工宿舍。当初企业发展方向也不是很明朗,那时地皮便宜,买下闲着,所以就造了员工宿舍楼。如果企业不行了,宿舍楼还可以出租……我一脸茫然。我认为这个决策是老板的个人决策罢了,是没有经过论证和多方商议的,也没有对企业3-5年的中长期发展方向规划,就更谈为上投资与经营的科学决策了,所以决策的失误和错误也就是必然了,不出现失误和错误,那才是偶然!
2、 中基层的管理无序化状态。中基层管理者,都是企业的创始阶段的人员。中层经理,十多年来,居然没有更换过一名,也没有轮调过一次。企业虽然有职能部门的区分,但是,各自为政已习以为常,每次的公司会议,成了争吵会,而不是沟通会。其中的一些的职能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例如,生产和品质管理同属车间主任管理,做好做坏就是自已说了算。某些职能部门却是有其名,无其实。例如,品质工程部仅负责将设计开发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至于做得好,做不好,就看生产部门自由发挥了。产品质量不合格,只要返工修理好出货,就算完成任务。客户有投诉,照单全收,改不改那是公司高层决策的事,给部门经理没有关系,跟客户也没有关系。行政事务部,主要负责行政后勤和人力资源。可是多年来,发现没有对管理层和员工进行专项的培训。人员的教育训练仅限于招进来就上岗,在岗位上边学边做,就更不用说管理层外训(委外培训)了。部门经理平均在公司服务至少10年以上,最年轻的也有30多岁了,还是中专毕业就进入公司,一直服务到现在。不能不说他们对企业是忠诚的,他们是企业功臣,他们把一生中最年轻的时间献给了润通公司。但是,企业经营,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经营管理存在的目的,讲的是利润、竞争力、持续经营。
3、 成本管理失控,综合成本优势正在劣化。我的到来就是从组建品管部门开始。从出货品质检验开始。因为是小批量多型号生产,我们每天的出货约为20多个批次,出货量约8-10K。但是,平均每天约有三分之一的批次抽检不合格,需要对大大小小的产品缺陷进行返工后才能出货。以至于我们每天平均加班4-5个小时,其中1-2个小时是在全线返工返修。公司只要返工了,就行,没有返工记录和报告,管理层也不会向公司高层报告。而老板要的只是在香港看到今天出货车有没有从深圳发货。至于效率,只能是大概加估计,算算这个月订单多少,是赚还是赔?我第一次向他书面报告每月的返工批量和损失成本时,整个管理层都震惊了!更重要的是我通过事实和金钱的数据,让老板坚定了变革的决心。我在以后的企业变革中,得到了高层的支持,这对以后的变革顺利展开,获得成效是至关重要的。
本章节思考:
1、 如何评估企业内外部危机?
2、 经营决策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3、 如何在企业内部创造危机?
4、 如何获得高层的管理变革支持?
下章节讨论:
1、 “空降兵”成活的关键是什么?
2、 企业选才,是否“海选”(大量侯选人)才能有效招到自已需求的合适人才?
3、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未经聘用人员?
入职润通公司4年多,公司经营从茫茫然到明朗朗,从管理无序,到管理流程化,从行业无名小卒,到行业前茅,不能不说一路摸索着走,辛酸走来,我感触太多。今年末,偶想,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下来,分享自己的体会,望各位先师、道友,多多指教,不甚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