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7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深入浏阳市调研时说,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全党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并提出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其中特别提到要在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改善民生上下功夫。重点要搞好群众评议,更好地体现群众意愿、凝聚群众智慧,让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在科学发展上形成更广泛的共识,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志。(2008年11月1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和总目标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其中“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整个要求和目标的重中之重,而要想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就必须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最最重要的位置,并以此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张春贤书记的“解决群众问题”的发展观值得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仔细、认真、深刻地品味、领会、实践。
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力量和重要主体。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传统,吸引和动员群众参与进来,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心声,接受他们的监督、评价和批评,充分发扬民主,体现群众意愿、凝聚群众智慧、解决群众问题,使科学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央一再强调要突出实践特色。但是实践特色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仅凭领导的想象或主观臆断,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杜撰“创新”;更不能光搞花架子,不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动脑筋。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一起共商发展大计,与人民群众一道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但是,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屑于解决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但与个人升迁关联不大的琐事、小事,见到一些矛盾和问题,不是主动地迎难而上,而是一躲再躲、一推再推,全然没有公仆的本色。
应该说,在心系群众、情牵百姓、“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楷模和典范当属我们的平民总理温家宝同志,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全国党员干部作出了示范和榜样。这里我们不妨撷取温总理爱民亲民的一两个片段:2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春节团拜会之后就奔赴贵州,直接到灾区了解灾情。这次已经是9天之内温家宝第三次亲临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在飞机上,他对随行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贵州灾情最重,现在还是抗灾救灾的关键时期。春节前夕,我们一方面是慰问,但更主要的是去解决问题。(2008年2月6日人民网转自新华社)3月18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问时说: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多达数百万条。参与的恐怕有上亿人。这么多群众以如此高的热情关注两会,特别是关心政府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众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精力来上网写问题、提建议,是要政府解决问题的。(2008年3月18日人民网)
是啊,党员干部干工作、下基层,“更主要的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做样子、过场子。群众在网上写问题、提建议,也“是要政府解决问题的”。同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形式搞得再多、活动搞得再精,也必须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老百姓是不可能赞成、支持和拥护的,学习实践活动也不可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俗话说,民生为大,百姓是天。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服务、服从于人民群众需求、体现人民群众意愿,凝聚人民群众智慧为根本宗旨和方向。只有民生问题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了,老百姓的气才能顺,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兴,前途和命运才能旺和久。
相关新闻:
张春贤: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成效的标志
品味张春贤“解决群众问题”的发展观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