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权力如何寻租
权力寻租不仅与公权力设置初衷背道而驰,同时也让政府丧失公信力。更为离奇的是,如今这种权力寻租已从地下寻租发展为公然创租!要问谁敢如此胆大妄为,陕西省某公安分局将为我们揭晓谜底。11月8日,陕西省神木县公安局大柳塔分局以座谈会的名义,打着“花钱买平安,平安促发展”的旗号,向辖区内70余名煤老板公然收取300余万元“赞助费”。(11月9日三秦都市报)
让我们先看这陕西公安的公权力到底是如何寻租的。为了使本次座谈会如期顺利举行,主办方神木县公安局大柳塔分局真可谓煞费苦心啊!首先,会议地点就相当耐人寻味,会议被安排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仑镇神东宾馆迎宾楼的二楼会议室内”。令人不解的是,既非现场观摩,又非考察学习,大柳塔分局为何舍近求远,放着本地宾馆、酒店不用,竟不顾周车劳顿和旅途疲劳,长途跋涉至外省一家小镇举行?难道有啥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是见光死呢?其次,警民联谊本是好事,理应广为宣传。缘何主办方竟如此低调,秘而不宣,非得让记者在“接到读者爆料”后,才能前去“采访”?准确地说是暗访!最后,出席本次座谈会的对象是辖区内的近8成的煤矿老板,不仅有代表发言,还有分局领导亲临现场讲话。如此大规模、高层次的座谈会,为何参会的民警们无一例外地都身着便装,且不挂会标呢?莫不是生怕暴露了身份?可这并非侦察破案!
接下来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陕西公安进行权力寻租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座谈会上,大柳塔分局魏局长痛心疾首,“刑事案件的频发,使公安机关并不宽余的经费更加紧张”。于是乎突发奇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公安就吃公安喽,“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原则,倡导花钱买平安,平安促发展,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既然是座谈会,自然少不了表态发言这一经典套路(发言内容是否有人捉刀,尚不得而知)。某集团公司副总高某现身说法,“保障煤老板人身、利益不受侵犯就要靠公安队伍,召开平安协调座谈会为公安分局集资,让他们多买几部车,对干警们待遇稍微提一提。虽然名义上是支持了公安局,实际是对我们个人利益加强防范。”不知列位发现没有,上述发言明为表态,实为托儿,内容极具蛊惑性。与其说是表态发言,还不如说是为大柳塔分局做的一段广告!
陕西公安权力寻租的整个过程设计之巧妙,用心之良苦,手法之娴熟,实在令人咋舌。整个过程似乎显得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公权力确实以300万元的巨资被租出去了!欣赏完了陕西公安的精彩表演后,我们进入正题。到底这公权力是如何被寻租出去的呢?闹剧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纠结呢?谁又该为此承担责任呢?公权力如此寻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其实,花钱真能买平安吗?煤矿老板们心知肚明。这只是公安创收的一个手段而已,说白了,就是公安所收的保护费!试想,公安大爷们既然发话了,有谁会不交?又有谁敢不交?与其说,花钱买平安,倒不如说,花钱买个省心,省得公安找你麻烦,顺便送个人情,交个朋友,这一举多得的好事,想必煤老大们也不会拒绝吧。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本应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之所在,是份内事。然而,陕西某县公安局却将此作为商品,公开进行标价出售。这是典型的集体腐败。其所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注意到,为本次权力寻租埋单的是煤矿老板。此风不可长,一旦形成气候,将对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当地治安秩序的稳定造成极坏的影响。一来,公安不只为富人服务,职责要求他们成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二来,煤矿老板们平时习惯于一掷千金,5万元、20万元对他们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普通百姓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花钱买平安”,这种口号似乎于无知和疯狂。且不说金钱买不来平安,仅把神圣职责与金钱赤裸裸地相结合,就不能不说是现代法制文明一种极大的倒退,是对执法为民理念一种极大的讽刺!
这次事情因为读者爆料而曝光,而现实当中,还有多少类似于这样的权力寻租没有被曝光?我们不得而之,但我们不希望看到。70余为煤老大为公权力埋单,那么谁又该为大柳塔分局集体腐败行为埋单呢?有关部门是否应该在这件事举一反三,腐败问题从个体升格为集体,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
但愿这次事件真的只是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