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质疑蒙牛、伊利仍用国家免检
2008年9月中国乳制品行业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以至于作为一名消费者,一时间谈奶色变。也因为这起三聚氰胺事件改变了我们原本固定的生活规律,打乱了原有的生活节奏,公民的健康权面临空前威胁!
时至国庆,加之国家查处力度增加、生产企业的承诺等,似乎让我们消费者从恐惧中走了出来。河北邯郸十力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殷清利,就在节假期间购奶,补充营养之外更重要是为我们的民族企业分忧解难。
两次购奶经历,同样问题呈现
第一次,殷清利律师于2008年10月1日19时从邯郸市美食林滏东购物广场,购买了由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蒙牛”牌250ml纯牛奶一盒,价款2.7元,生产日期为2008年9月22日(有小票、实物为证)。购回后殷律师发现该盒牛奶包装背面右侧“选择蒙牛的理由”第五行载明“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字样;同时左下侧使用了国家免检产品标志及证书号【(2005)国免字(150230905)号】、有效期【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
第二次,殷清利律师于2008年10月4日18时从邯郸市美食林滏东购物广场,购买了由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利”牌242ml纯牛奶一袋,价款2.1元,生产日期为2008年10月1日(有小票、实物为证)。购回后发现该袋牛奶包装背面左侧“伊利品质冠军之选”处使用国家免检产品标志及证书号【(2005)国免字(150230904)号】、有效期【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且在下面宣传中又使用“国家免检”字样。
另外,蒙牛还在产品、网站上使用中国名牌产品进行宣传。
让殷律师难以理解的是食品类国家免检已停止使用,为什么蒙牛、伊利仍存在使用国家免检产品标志的情况?
食品类国家免检先停止,所有国家免检后夭折
殷清利律师之后登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查询得知:第一、2008年9月1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8年第99号《关于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的公告》:“…经研究决定,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相关企业要立即停止其国家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的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志不再有效。”
第二、2008年9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废止《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免检产品所适用的规章依据失效,也就是从此以后国家免检产品已因奶粉事件而夭折。
第三、2008年9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8年第102号《关于撤销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液态奶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公告》:“鉴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蒙牛”牌液态奶等,部分批次产品发生三聚氰胺污染,为维护中国名牌产品声誉,国家质检总局决定撤销上述企业液态奶产品的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致函蒙牛伊利恳请停止使用,发函国家质检总局请求查处
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殷清利律师先后于2008年10月2日、10月5日分别致函蒙牛、伊利总裁,恳请两企业停止使用国家免检产品与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另外,就这一问题殷清利律师还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查处函。目前还未收到相关方面的反映,本报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