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公考”是冻僵创新意识的一股寒流


周明华

    记得2007年的一天,在成都繁华的春熙路上,我的一名学生见了我喜形于色地说:“周老师,我终于考上政府办公厅了!”。当时我见这名孩子浓黑的眉毛是扬起的,脸上的两个圆圆的特有的小酒窝里,好像盛满了两杯美酒。他牵着我的手不停地摆谈着面试中的细节。不知何故,我一字都没能听进耳朵。最后我说:“祝福你,你从此不用到各大人才交流中心去填没完没了的求职表了,从此不用日日期待某家企业的人事部打来录用电话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最近,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已落下帷幕,从一开始的“挤瘫”报名系统到最后通过审核人数“井喷”,回顾十天的报名情况,即使用上“如火如荼”这样的形容词也并不为过。据有关部门的粗略统计,目前,国家公务员通过审核人数已经超过70万人,最热职位报录比为4544:1,均刷新了去年最高值。由于部分考生尚未走完审查程序,预计报考人数还将上涨。

不知道是否还有人将这如同火箭般蹿升的公务员报考热看作利好讯息?我一直以为,这是我们构建创新型国家之羁绊,是社会创业基础性环境培育之大忌。当前亟待拷问,真正的时代精英究竟该急需涌至何处?比如学有所长的高学历、高技能者,是不是承袭几千年来的“学而优则仕”不变?让需要创新、需要铺就科技伟业之路的科创人才继续“为官销得人憔悴”?窃以为,这种社会价值方向性引导体系,而今已严重断裂。

那么,为何出现这种局面呢?据统计,去年全国有53万人报考公务员,而今年一下猛增了几十万人。显然,还是因为这些惊人现象与数字,依然还未能触醒我们社会价值意识回归的启动键。我们社会的反思机制和社会就业公平的时代“唤醒人”,似乎仍然躺在吃财政饭的大班椅里睡大觉。而且似乎还睡着挺踏实的,尚未出现苏醒的迹象。此非笔者戏言,就拿今年9月2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民调显示的一组数字来说,之所以大家热捧公务员岗位,根源还是一个“利”字——77.0%的人认为公务员热是因为公务员是“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稳定;73.2%的人看中公务员福利待遇好、退体金丰厚而稳定,且上升空间大等。

在这组亮着社会就业不公的“数字红灯”前,我们还有理由敢继续不深表忧虑吗?还有时间继续让2010年“公考”爆棚吗?当我们正在碟碟不休地发文演讲要淡化为官意识,还公共机关行政透明意识、公务员服务意识以及“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架之时;当“人人思创业,个个言创新”,大议特议科学技术发展之时,“入仕潮”却一年又一年不变地由渐冷转爆热,而且一年复一年地俘获了更多众多学子的“荡漾春心”。无疑,这是我们在推行现代服务型政府理念过程中,冻僵社会创新价值意识的一股刺骨寒流,也是堵塞我们社会肌体顺畅的肠梗阻。

我这里暂且抛开诸多酿制“公务员报考井喷”的社会病菌不谈,单从公务员队伍的“只进难出现象”去剖析内因。现在,每年均有数十万大学毕业生被新制度推向良莠不齐的就业市场,双向择优的人员聘任体制已在各类企业形成。但这股“聘风”就像天空中盘旋已久的飞机,无法在党政机关着陆。加之新增就业岗位不济,以及不少资本对求职者的傲慢与偏见,大学生们根本不愿去企业发挥专长。事实上,政府聘用制在国外早已普遍,我国行政部门需要一群搅活沙丁鱼缸的“聘用鲶鱼”。

所以,我们的政府应大量引入聘用人员,让机关的“鱼池”彻底灵动起来,及至将公务员的终身保险制干净利落地一举打破,能干则留,谋私则踹。可以说,公民从业公平环境不立,公务员报考井喷不止。我们应将所有公务员的医保、公积金、退休金、住房福利等全部实现与社会所有职工的公平对接,再进一步将国家各行业的人才都处在较为公平的创业、服务环境中。这样才能激发社会各阶层的人才的创业、创新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