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上的朋友见面的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是“最近生意怎么样?”,回答往往是“生意越来越难做,钱越来越难赚”,哪怕是经济形式最好的年头。这里面可能包含着中国人的谦虚的成本,但是很多情况下,也的确是商人真实的想法。但是这里所说的“生意难做”主要是因为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成熟,市场机会越来越少。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经济学家一再提醒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以后还会逐步蔓延到实体经济。但是这都是理论上说法,当企业老板还是没有切身的体会的时候,还在按部就班地按照喜欢的方式进行。突然地,也就在最近的一个月,多数行业的企业发现客人明显减少,销量明显下降,利润大幅度地降低,这时老板们突然意识到狼真的已经到了家门口。以前说的生意不好做只是小巫见大巫。当中国的商人感受到危机到来的感觉,很多人感到不知所措。
互联网的马云抛出了“过冬论”,房地产的潘石屹开始骑自行车上班,郎咸平建议企业不要扩大生产规模。。。这段时间,“开源节流”成为这段时期企业的内部开会被使用最多的一个词。每一个企业都在思考着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在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内部调整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降低成本、人事冻结、减少出差、提高效率等,但是企业营销如何调整的确,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营销面对的不确定性的最前端。
仅仅节流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开源。企业内部资源调整,不能保证企业安全地度过冬天,营销对策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安全地度过这场危机,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任何一场经济危机,或者行业危机(比如最近的奶粉参毒时间),都是一场行业重新洗牌的过程。制定和实施最适合的市场营销最佳策略和体系,将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后面。
那么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到底如何开展营销?什么才是萧条时期的最佳的营销方式?如何面对和化解企业面对的营销困境?是的,的确有,但是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并不了解,其中有些方法已经在欧美的过去的经济危机中被证明是非常可行和有效的。
我们先看一看,中国企业常规的营销对策,或者说本能的反应:减少营销预算,砍掉计划实施的营销项目,比如
1) ,最主要的对策可能就是减少广告投入。上半年,美国前十大广告客户的广告开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6%
2) 零售企业停止开新店(比如国美),甚至关闭原有的商店。
3) 降低销售人员的底薪和提成,甚至减少销售人员等。
这些对策是必要的,但是还远远不够。简单地减少营销费用,不能保证企业安全地度过不知持续多长时间的经济萧条。营销部门是企业的“开源”部门,没有收入,无论如何减少支出,资源耗尽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减少营销预算就可以度过危机,那就不存在危机了,因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会做。
王明潭数据营销咨询机构认为,经济萧条时间的营销对策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也是企业进行营销转型的难得的契机。这里所说的营销对策包括减少,也包括增加,涉及到营销理念的转变、营销模式的变革、营销方法的引进、营销流程的优化、营销IT系统调整,营销人才、组织与考核的调整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