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睛观察说话人的表情来揣摸对方的心思


什么是听?一看到这个问题,你可以立刻会回答:听,不就是用耳朵听吗?这有什么难的,只要耳山西省不聋,谁都会听。其实,问题并非这样简单。同样是听,但却有会听与不会听之分。真正的,应该包括接受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不仅指用耳朵接受声音,而且也指用眼睛观察说话人的表情来揣摸对方的心思。即察言观色。可见,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俗话怎么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呢? 
要想会听,首先应该了解听的目的,知道了目的,你才会去积极地 

一、听能捕获信息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处在大量的信息包围之中,但这些信息一般不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你的头脑中,它必须经过我们的有意捕捉才能获得。这就像河流中的鱼,虽然清晰可见,但你不张网,不动手捕捉,它是不会成为你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的。跟顾客谈话也是一样,如果你不注意捕获信息,就会充耳不闻。 

二、听能处理信息 
        
当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通过你的听觉器官或视觉器官进入你的大脑时,就需要你迅速地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挑选出对你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反应。这些都必须经过才能做到。即使顾客跟你谈判时话语很多、很复杂,甚至语无伦次、杂乱无章,但只要你能认真地听,你就能听出他的表达重点,理解他的意思,并对此做出正确的反应。 

三、调动并保持注意力 
        
与顾客的谈话是否成功,注意力的调动和保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旺盛的注意力不仅能使你倾听到顾客的言内之音及言外之意,还能获得顾客的好感。因为你的态度就如同无声的语言在告诉他:我很尊重你,很相信你,你对我所谈的话是非常重要的,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听,对于一个尊重并相信他的人,他决不会留意的。 
那么,怎样调动并保持注意力呢?方法固然很多,但此时把同你谈话的顾客看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把他的讲话看作是你平生所听到的最重要的言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如此重要的人物,如此重要的言论,你会没有注意力吗?你会分散注意力吗?显然不会。 

四、同顾客保持稳定的目光接触 
        
心理学家认为,谈话双方彼此注视对方的眼睛能给彼此造成良好的印象。这话有道理,但关键是如何注视。目不转睛地凝视,会让对方感到不自在,甚至还会觉得你怀有敌意。而游移不定的目光,又会让对方误以为你是心不在焉,不屑一顾。经验者认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最佳的目光接触,应该是在开始交谈时,首先进行短时的目光接触,然后眼光瞬时转向一旁,之后又恢复目光接触。就这样循环往复,直至谈话结束。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谈话者往往透过对方的眼睛来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因而,谈话时对目光的接触,并非简单的接触,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目光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犀利如剑,也可以柔情似水,但这两种目光都不适合同顾客谈话。能获得他人好感的目光应该是诚恳而谦逊的,既不卑不亢,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五、倾听时应注意资态 
        
人们在谈话时往往不注意姿态,而实际上,姿态最能显示你对说话者或谈论话题的态度。当你身体稍向前倾并以诚恳赞美的目光看着说话者时,表示的便是一种关系、谦逊的态度,似在告诉对方:你的讲话我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全神贯注地在听你讲话。当你身体后仰,手脚伸开,懒洋洋地坐在沙发椅上,并以不耐烦的目光盯着门窗时,传递着的就是情绪不安或心不在焉的信息。这无疑是向对方说:别再谈下去了,我一点也不想再听你讲话了。你的话对我来说没什么用处。” 
        
我敢肯定,善于倾听顾客讲话的推销者,总会赢得顾客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