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阴影下的中国互联网产业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愈演愈烈。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深,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稳定,同时也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金融风暴的海啸来了,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能否平安躲过这一劫难?这变成为这段时间业内人士茶余饭后舆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网上有流传着说只有网络游戏行业能找到避风港。因为金融危机到来后,其他娱乐和消费的成本更高,网络游戏将凭借低廉价格及消磨时光的特性而受到青睐。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尝到了坐过山车的滋味,相对于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上市的三大门户网站,2004和2005年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在今年第一次感受到了过冬的恐惧。
中国青年报有篇采访文章求伯君、方兴东和洪波的文章说,资金的充裕让求伯君对度过寒冬有信心,在未来两个月金山还将上线新的游戏。方兴东预计,这次互联网危机持续时间最低是两三年,多则五六年。然而风云突变,2000年互联网泡沫仅仅是行业性质的,到2006年互联网的元气才恢复。这次则是实体经济出了问题。冰火两重天的体验在24小时转换。10月13日以法德英为代表的欧洲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拯救计划,总注资金额达近两万亿美元。罗伊网调查发现,受此消息影响,13日,美国多家网络公司股票涨幅超过10%,主要门户、搜索引擎等全线走高,搜狐和百度当日继续走高,涨幅分别为17.35%和24.47%;网络游戏股全部高收,盛大网络、第九城市和完美时空涨幅分别为15.64%、8.84%和21.63%,巨人网络当天涨幅10.66%。14日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挫65.24点,报收于1779.01点,下跌幅度为3.54%。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30余只股票里面下跌的家数接近七成。
互联网孵化专家黄相如认为:近几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除了少数几家,几乎没有拿到任何投资,VC投资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那些大公司,最需要VC的新公司,新项目反而真正得到VC投资的很少,这次的危机是经济大层面出现更严重问题,有可能一些海外的VC之前已经投资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资金在今明两年内会被抽回,也造就了今后几年内中国互联网公司将很难再找到VC的投资,因为金融危机后许多VC本身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缩水,VC本身的资金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所以他们今后的投资将更加小心谨慎。今后将更加考验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运营能力了。
受影响最大的是资金不充裕的公司。中国互联网风投70%来自国外,金融危机发生后,新来的钱会减少。有的互联网公司发出了最后的呼喊:尽可能快地,尽可能多地拿,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谁会在冬天里被冻死?到现在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的网站更是雪上加霜。首当其冲的是视频网站、社区交友网站、3G类网站这三大类。因为这三类网站烧钱太快,网站间相似度太高,一旦资金链断裂,死去的将是他们,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网站在赢利模式都还不稳健的情况下;还有就是一些概念性的网站,比如WEB3.0的网站也需要非常危险。
电子商务网站,尤其是B2B(企业对企业)模式的电子商务网站要受到大的冲击。求伯君分析,比如阿里巴巴等可能将因为国外需求不足、资金困难受到冲击。招聘网站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可能会受到冲击。方兴东的理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很多企业收缩战略,纷纷裁员的情况下,招聘网站显然难以有大的作为。
搜索引擎赖以生存的则是中小企业,而这些受到金融危机波及的中小企业因收入减少而减少营销。对于渴求资金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次危机来得可真不是时候。互联网孵化专家黄相如表示:在金融危机中,网络营销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营销方式,一些网站反而会因祸得福,因为一些本来会投入到其他营销领域的资金会进入互联网。一直有固定盈利模式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也难逃劫数。门户网站赖以生存的两个广告大户:房地产和汽车,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会减少广告投放。洪波分析,门户网站已经在悄然拓展广告的领域,日用品等广告在逐步增多,以应对危机。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风投已经在互联网行业全面收缩,投中集团分析师潘金菊认为,单从数字上说,并不能认为风投在互联网大撤退。根据投中集团的分析报告,2008年互联网风投呈恢复性增长,一季度风险投资总额是8179万美元,二季度是2.41亿美元,第三季度达到了2.67亿美元。10月16日,和讯网与百度联合推出百度和讯全财经网站,也迈出了逆市扩张的一步。和讯网首席运营官陈剑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和讯网年初刚刚拿到几千万美元的投资,有足够能力过冬,在这个互联网的冬天,可能会有一批互联网企业倒闭,但能生存下来的企业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行内资深人士认为,越过漫长的冬季,肯定会有挺过寒冬的企业踏着遍地的尸骨复苏,也会有新的企业新的模式在春天萌芽。这就是互联网的生态,这就是商业社会的周期。
由于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国外资产迅速贬值,目前日本200家市盈率最低的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不足2倍。发达国家的企业受限于本土经济增长缓慢、劳动力成本过高等因素而无力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时机已经成熟。投资与并购行业一些专家认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正迎来历史机遇。资本市场处于熊市时,企业并购不仅谈判筹码低,公司整合也相对容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球金融风暴正令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迎来历史性机遇。在热议跨国并购的同时,企业家和并购专家们也十分关注中国本土并购。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表示,要整合本土产业的价值链,首先应完善金融价值链。他呼吁社会更加关注民间资本。中国如何才能绕过这场金融危机的险滩?专家普遍认为,虽然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不是很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和防范。
中国已拥有高达2.6亿多的网民,位列全球之最,但仍存在很大增长空间,因为全国只有15%的人在使用互联网。世界普遍认为未来中国互联网市场潜力巨大。今年8月美国在线招聘巨头Monster公司已斥资1.74亿美元获得了ChinaHR中国英才网100%的控股权,互联网孵化专家黄相如认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资金并不充裕的互联网企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可能在近年内还会有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被国外的互联网公司收购或并购,希望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要巩固好自己企业的主权,因为国外的互联网公司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本来就虎视眈眈,不要由于金融危机就草草地把自己辛苦创业的公司贱价就给卖了,如果这样,那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真正的悲哀。<罗伊网www.RoyEC.com 采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