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风暴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时机吗? 关键词:台湾问题 历史 政客 金融风暴 有一个问题,最近一直在困扰着本人: 回顾历史,从明到清不管是国家财富、军事力量以及经济实力,都无法望当代中国大陆之项背;即使如此,两朝都曾经挥师收复台湾!但明代有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被封为“国姓爷”;清代有施琅大将军,从一直在闹独立的平南王郑经手中收复台湾,被封为“靖海侯”。 反观当代,自从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将近60年过去了。台湾依然孤悬海外,统一大业仍未完成。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石之瑜提出国民党胜选之后,表面不再推动台独,两岸关系和缓许多,但也绝对没有任何推动统一的行动。他表示政治统一遥不可及,两岸几乎不见任何有影响力的政治统一步骤。甚至质问但台湾起码还有文化统一的残余势力,那大陆还有没有“统派”呢? 从军事实力讲,台湾是不堪一击的。 假如大陆以武力方式解决“台海问题”,虽然未必不费吹灰之力,却也未必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我们现在面临的两岸统一大业,与明末清初年间收复台湾相比,哪个更困难一些? ——我们现在有谁堪与郑成功与施琅相媲美? “收台”是不容易的——是“台独份子”太过于顽固还是大陆政策太过于纵容台湾之隔离?两岸统一大业难点何在? 那难点的核心便是政客们的利益倒向: 连岛内的人在内的大家都知道台湾独立的未来只会是灾难,都知道成为受人摆布的棋子,那是死路一条。虽然如此,却一直在任由其孤悬海外。其实台岛所要的无非就是政治条件。这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总结出来了,是剃发的问题(文化与政治认同)、称臣的问题(谁当老大的问题)、登岸的问题(归顺与不归顺的问题)。 再看现在双方在当前所争论的,其实无非就是国家叫什么名字,谁做老大,在国际社会与政治舞台上,用谁的体制和名义去出现的问题。 到底谁更在乎政治形象?政治是为什么人服务的?——当然是政客们! 台湾问题反映的就是政客在政治体制之间的角逐。 政客就是在挟岛上的百姓,靠外人为后盾来要挟并达到政治胜利的。 政客将一己之利凌驾于人民、民族与国家利益之上,是对民意的绑架与强奸。但就是那几个政客,为了实现其自身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就一定要绑架整个民族的利益?以13亿人的利益换取几个政客的政治生涯,以数十年的分裂与离别换取暂时的政治支持,难道不是一种极端自私与鼠目寸光的行为? 最重要的是国际政治局势的舆论影响,比如亚洲的周边国家以及美国之类的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都不希望海峡两岸统一。那些“台独份子”绑架并强奸了台岛民意,无非是向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邀功请赏,甚至摇尾乞怜,成为美国对付中国的桥头堡。是注定要遭到唾弃的。 台独者们所依托的无非是通过台岛莫须有的“民主”政体以及传承推翻满清的孙中山先生的衣钵,并以此方式来体现自己的“根红苗正”,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以及三权分立与多党制所形成的所谓的民主,成为正道所依托的光环。 ——但假如中山先生泉下有知,面对自己遗留下来的分裂,台岛与大陆彼此隔绝,特别是被国际“新列强主义”势力所利用,钳制他的“中华民国”的发展进程,如何评价这些不肖后世呢! 在统一的问题上,素来有文统、武统与不统之分的。 主流观点认为:解决台湾问题,上策是文统,中策是武统,下策是不统。 他们表示,战争应着重三个目标:一是消解台军的抵抗意志,即运用宣传和统战手段,使台军将士意识到统一更符合他们的利益,加速和加剧台军内部统独人士的裂变,使之不想打;二是消解台军的抵抗能力,即打击台军军事枢纽和节点,瘫痪其军队体系,使之不能打;三是消解台独灵魂,即对于关键性的台独分子实行“定点清除”,使之不知如何打。并表示武统是使用武力攻台,实行军事占领,其前提是文统失败,而又不能选择不统的选择。 在本人看来,大家都很清楚“不统”就意味着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是毋庸质疑的。但大家却不是很清楚:文统与武统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一味地坚持文统就是在朝台湾势力倒戈。 在本人看来,虽然需要遵循兵法上所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的教诲,但最终还是要以伐兵为保障的。对台湾这样的中国内部事务,最干净、最彻底、最圆满也是终极解决方案就是“武力统一”。拖延解决台湾问题,这是投鼠忌器,都是首鼠两端,更是舍不得自己的一己私利的行为? 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失去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时机;另一方面,现在如果武力解决,将会给岛内人民带来一定的损失,也会延缓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而且会影响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武力解决最终不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正是鉴于此,中国大陆才决定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当然,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单纯依靠武力解决了,而是从物资到舆论,从心理到谋略,全方位的博弈。 而“文统”无非就是为自己赢得更多的舆论支持,让国际社会舆论站在自己的立场。虽然武力统一方面,大陆拥有强大的优势,但从这种角度而言,面对国际舆论,大陆将长时间地处于劣势地位,当前大陆对台湾的状况就如狗咬刺猬。 到任何时候,当刺猬采取龟缩策略都是最高明的,不仅会达到麻痹并骄敌的效果,使强势的一方“无从下嘴”;同时还可以示弱,以得到舆论的支持。 这是当我们看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战争就可以得到的启示。 ——虽然女人相对于男人弱势,但男人相对于“女人+舆论”的合力,就成为绝对是弱势的。这也是台湾所必然采取的策略。即使是夫妻之间,强行动武都会招来一片反对之声,特别是在弱势一方有舆论撑腰的时候了。更不要说是号称为了两岸百姓,为了民主形象之类的大义了。 那么如何有策略地武统呢? 记得当初,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时候,采用的是沿海30里居民迁往内地的“迁界禁海”策略,虽然百姓都希望守祖宅,不想迁徙,在“迁界禁海”的那几年,沿海三省也承担了巨大的损失,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大概收复台湾大约还是需要康熙年间的迁界禁海。 康熙说,“迁界禁海”大陆痛的是局部,台湾痛的却是全身。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假如没有“迁界禁海”怕也没有武力收台的顺利,也不会有治理黄河的水患,更不会立下北击葛尔丹,外抗沙俄的丰功伟绩。 但遗憾的是:当前大陆对台政策刚好相反,我们现在却在沿袭对台岛有利的“三通”策略。 本人认为,被双方标榜为最大的成就的两岸“三通”、民航周末与传统节日直机、互相开放两岸旅游、出版、商贸、农业等方面。“三通”固然会拉近海峡两岸的亲近距离,但本质上却是一种麻醉,会延缓两岸统一的进程,甚至会使得两岸统一被无限期搁置。甚至“三通”是在养虎成患,更是在贻误战机。 ——因为不痛则不会求变,不求变则两岸的相对独立甚至对立的状态就不会改变。而不管是结束一段感情还是开始一段姻缘,长痛不如短痛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从这种角度,确实如石之瑜教授所言——两岸统一正在朝遥遥无期的方向发展! 大家都知道,假如两岸得到统一,就会向东傲视日韩、向北俯视俄蒙,向西震慑印度与欧洲,隔海让美国不敢有任何“非份之想”。虽然中国一再尽量摆脱威胁论,但两岸统一势必会成为中国强大的基础,不是说怕别人说感受到我们的威胁了,就不统一了。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家里的事情只有通过家里的方式解决。 台湾“民主政治”决定了国民党不可能一直执政,马英九在位时间就这么几年,而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却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历程。 假如要等待改革相对完善之后再去论统一的问题。怕已经给两岸带来了难以计数的损失怕早就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了。延迟统一简直就是对历史与后世子孙的犯罪! 因此,抓住好时机,才能够完成统一大业。 其实现在当美国遭遇金融动荡、自由资本主义与美国式民主遭遇全球性的批判的时候,也刚好是美国这一军国主义“落水狗”最狼狈的时候,更是对台湾事务无暇顾忌的时候。 一直没有忘记出售军火给台湾当局的美国既然不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敌人最脆弱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虽然敌人不是指我们的台湾同胞。但在这个时候,或许刚好是武力收台的最佳时机。 以毛泽东的一句诗结束此文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贾春宝 2008年10月13日星期一 •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 MSN: [email protected] • QQ:469063961 • E-mail:[email protected] •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bekings.chinavalue.net •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