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盲目的从众投资


  有则幽默故事: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地狱里也许没有一滴石油,但跑去那里受苦却是一个事实。想想那些天天在股市里追涨杀跌在贪婪与恐惧中倍受煎熬的投资者,这则故事实在太形象了,事实上所有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由于从众心理产生的盲从现象就是“羊群效应”,而羊群效应是大多数投资者无法克服的心里现象。这个故事虽广为流传并被演绎千遍,但股市的“羊群”悲剧却成千上万次地在我们自己身上重演。事实上,从众投资并不意味着一定带来亏损,但盲目从众一定会使人失去方向,无论你是专业投资人,还是普通的个人投资者。  

  市场定价是一个永不会被打破的规则,它更多地取决于供求关系,以及人们对所购买物品的价值判断。比如一斤白醋平常价钱为2元,2004年“非典”时期大家哄买的时候,广东白醋的价钱就上升到50元,一旦事件过后白醋的价钱不仅从终点回到起点,有些囤积居奇的商店还得降价出售。股票市场也是如此,供求关系与股价波动的不确定性放大了人们投资的风险,所有人都期望1元买入,50元卖出,“养群效应”就在这个价格区间开始上演了。股票从1元钱涨到10元钱,人们也许忧虑迟疑,一旦涨到20元钱,大家开始疯狂地进入,直到股价飚升到50元。

  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人们清醒之后可以看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是领头羊,多数狂热的追随者都是牺牲品,因为后来的追随者绝多数都忘了要去思考股票的真实价值。QQ

  从众投资的风险同样也来自分析师的推荐,我们注意到一只很有价值的股票刚被发现时,市场并不会给它充分的价格,这时只有一两位分析师推荐,股价也涨得也不是很多,一旦越来越多的分析师认识到它的价值并开始推荐的时候,股价开始大幅上升了,并在一定阶段飚升,这时所有的分析师都开始推荐了,所有的投资者包括经理都开始关注该股票,这时再投资此类热门股票,其超额收益将比较有限。这就是市场的定价,当所有的人都开始关注一只股票的时候,是很难从市场的供求关系中获得超额收益的。

  当然,并非所有大涨的股票都不可以投资,也并非我们不可以从众投资,问题是要投资我们所熟悉的股票,要了解我们所投资股票的价值底线。巴菲特一直强调,投资自己熟悉的股票,不要追逐市场的热点。事实上,巴菲特也留了一手,他自己熟悉纺织行业,但他却很少介入。牛市来了,人们都知道赚钱的机会来了,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股市有着自身的制度缺陷,并非投资任何股票都能够给自己赚钱。在眼花缭乱的上涨中,需要更多去研究我们所投资股票的质量,未来的股市将是优质股票的牛市,劣质股票的熊市。

  “羊群效应”曾经在股市中酿过千万悲剧,并且永远不会结束。在任何市场条件下,无论投资的是不是热点,我们需要坚持的是:不做盲目的从众投资。

   

 

DJ     (最初发表于证券时报与基金网)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