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我都是在应付各种考评。有市里对县政府的考评(其中主攻城区内容由我们局负责),有各专业部门的专业考评,还有我们对下属单位的考评。自己从历年接受考评和参与考评工作中,感触颇深。
搞工程的人都知道,工程有它的自然规律,外界气候条件等施工环境是必备条件,如气温太低或者雨雪天气夜间一般不浇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必须要接受监理;工程前道工序完工后,需监理验收认可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设计变更应与原设计单位磋商,下达设计变更通知书,才能进行变更等等这些都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要求;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必须取得施工证才准许开工,办理施工许可证有很多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置条件。可为了考评要求,进度成了第一位的,什么程序都可以简化,以至于材料也没有做二次检测,材料出厂合格证也没有提供,施工时也没等监理验收就进行下道工序,遇有特殊情况也不需要相关各方商量如何变更,所有施工仅凭施工单位“良心”,“良心”好的单位或承包人偷工减料程度低点(我并不排除不是为了赶进度的工程也有偷工减料行为);业主代表根据工程情况确定变更,或者业主单位领导直接对施工单位下达口头变更通知,现场管理人员一无所知,这些行为均有可能为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创造机会,也不利于工程控制造价,更为质量问题留下隐患。如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在沱江大桥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过程中,要求州有关部门弄虚作假,补办、倒签有关文件;要求赶工期,向“州庆”献礼。结果导致了大桥突然垮塌,铸就了36人死亡的特大事故。当然在其它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这些问题,我只是说为了赶进度的项目在质量、安全、造价控制等方面易出现问题,易留下隐患。我希望各种考评达标评比尽可能地少些,让各项经济工作自然地遵从它们的规律,这样我们的社会也就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敬请阅读:房价与社会大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