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即将迎来“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即将迎来“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众所周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国社会出现了空前的、全国规模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不过,我们知道,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开放30年了,种种社会迹象表明,今天的中国,又面临着一次类似于30年前那样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可是,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很难再是自上而下的了,因为,中国再也没有邓小平那样的政治家了。我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必然是自下而上的。如果我们把1978年的那次思想解放运动称之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话,那么,2008年的今天将要上演的思想解放运动,就应该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此刻,作为非主流媒体的互联网,特别是聚集了成千上万思想者的博客中国,理应成为这“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阵地和先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一、“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

上世纪的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之后,华国锋担任党政军最高领导职务。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即“两报一刊”发表了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这篇社论明确地提出了被称为“两个凡是”的教条思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据说,提出“两个凡是”的用意,是为了阻止邓小平出来工作,阻挠为1976年4月5日的天安门事件平反,其实质就是想原封不动地把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坚持下去,拒绝否定文化大革命。“两个凡是”的教条思想为全党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和拨乱反正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成了当时思想解放的最大障碍。

当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能否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障碍,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在邓小平[1]、叶剑英、李先念、陈云等等党内老同志的坚决支持下,胡耀邦亲自发动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揭开了序幕:1978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天,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转载,以后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报纸都进行了转载,立即引起了全国规模的热烈讨论和巨大的反响。这篇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了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它在理论上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从教条主义和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确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进一步拨乱反正准备了思想条件。——“两个凡是”教条思想的突破直接促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而为其后30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革命性事件。解除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呼吸着自由思想的人们,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

可是好景不长,1989年由学生运动造成的“政治风波”,给全党和全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这时,思想解放不谈了,“稳定压倒一切”之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了一切工作的重心。全国人们普遍“不谈政治”“只谈经济”了。——毫无疑问,这次思想解放运动被这个事件彻底地窒息了。因此,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并没有贯彻到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这次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解放运动称之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必须打破“稳定压倒一切”的禁锢

30年过去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所激发出来的创造性和能量已经彻底地实现出来了,它就是当下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不容否认,中国人民渴望了几千年的“温饱”生活实实在在地到来了。可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人们并不感到自己比以往更幸福,相反,人们普遍感到一种精神压抑、苦闷和烦躁,除了无度的物质追求和消费之外,生活缺乏意义,精神找不到归宿,整个社会弥漫在一种危机四伏的、不祥的、不和谐的阴影之中。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根本原因是由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全国人们普遍患上了“精神疾病”)至今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人们普遍生活在一种类似于文化大革命的“白色恐怖”之中,“安全感”不能得到满足,大家尚没有获得“免于恐惧的自由”啊!一言以蔽之,“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不彻底,是半途而废的。——不难想到,时至今日,连首都北京隶属《法制日报》的《法人》杂志编辑朱文娜都不能免于“恐惧的自由”——被一个县的政法委书记和宣传部长带领警察到京捉拿,更何况普通大众了!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们仍然戴着一副类似于“两个凡是”的“思想紧箍咒”,它就是——“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压倒一切”与“两个凡是”具有同一的思想逻辑,它们是一丘之貉,其实质就是对人民群众的不信任,亦即对自己政治统治的不自信——怕“乱”。我已在多篇文章中论述过,人们的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乱”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乱”的“恐惧心理”。[2]——怕“乱”会带来“大乱”。

如果说在当年那种特定历史背景下“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尚具有某种历史合理性的话,那么今天,它就像当年的“两个凡是”一样,已经成了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阻碍和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继续改革开放的罪魁祸首。今天中国社会所出现、积聚的一切棘手问题,特别是令执政党头痛的腐败问题,继续改革开放的动力和方向问题等等,皆源于此。无疑,“稳定压倒一切”是当前“思想解放”的头号敌人。如果我们不能像当年清除“两个凡是”的流毒一样清理“稳定压倒一切”给全国人民造成的心理创伤,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那么,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就随时有毁于一旦的可能和危险。而一旦人们的思想解放了,那么,目前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大量棘手问题,都将成为小菜一碟。——请相信13亿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和智慧吧!

毋庸赘言,中国社会急需一场类似于1978年那样的空前的、全国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就像当年我们曾将“两个凡是”的教条彻底埋葬一样,今天,我们也必须将“稳定压倒一切”的教条彻底埋葬!——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毫无疑问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继续和深化,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成熟和强大起来的中华民族,应该有勇气和力量面对现实而非抱残守缺。我们应该充分地意识到,30年的改革开放,仅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开始,一个热身,而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民族复兴还没有真正开始呢!可以期待:只要破除了“稳定压倒一切”的紧箍咒,那么,中华大地必将上演一场波澜壮阔、撼动世界的伟大变革。那时,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日!

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思想解放运动;一个民族复兴的程度和深度,与思想解放的程度和深度是成正比的。由于那段历史的原因,我们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半途而废的,是不彻底的,故而,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否则,胡锦涛总书记不会亲自倡导人们要重新“解放思想”了。我们正在或将要展开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应该是对被历史中断了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继续深化和历史的完成,其历史意义是今天难以估量的。我认为,“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将为继续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思想动力和明确的方向,将彻底地解放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使中华大地涌现出大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精英,从而使中华民族真正地实现伟大的复兴。

 

2008123


[1]众所周知,“两个凡是”一提出,立即遭到尚未恢复职务的邓小平的坚决反对。1977410日,他致信党中央,郑重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这封信经中央转发,对于在全党范围内消除“两个凡是”的恶劣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24日,他在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中进一步提出,“‘两个凡是’不行。”“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实事求是“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39)

[2]参见:《特快中南海:“稳定压倒一切”是思想解放的最大敌人!》 http://vip.bokee.com/2008011646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