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2年中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发展变化及最新进展-附:股隐静脉结合部重建术50例临床体会


 

    近年来,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之高、病情迁延不愈、并发症危害严重等现象,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针对国内眼花缭乱的静脉曲张治疗手段,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我们是否应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下肢静脉曲张治疗常规。

    本文通过对作者本人所经历的12年中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提出对下肢静脉曲张治疗原则的新观点。同时针对国际上最新提出,隐股静脉重建术的新观点,选择性的对50例下肢静脉曲张并伴有股静脉及隐股静脉连接部返流的患者,行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加隐股静脉连接部重建术,并进行临床分析和研究。

   下肢静脉曲张虽然不是“大病”,但是其发病率之高、病情迁延不愈、并发症危害严重等现象应被广大医务工作者重视起来。所以病人就诊后,应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尤其伴有严重交通支静脉返流的应设法干预,解除返流。隐股静脉连接部重建手术,是一种彻底根治下肢静脉曲张并减少股静脉及隐股静脉连接部返流的较好术式。

    隐股静脉结合部重建术对根治性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探讨:

    2006年欧洲一些国家曾进行一项研究表明,在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的基础上进行股隐静脉连接部重建术,疗效更持久,复发率更低。我院总结上述11年的治疗经验及参考国外资料,于2007年始开始采用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加股隐静脉连接部重建术,治疗伴有股静脉及隐股静脉连接部返流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50例(58条肢体),现将治疗体会汇报如下:

   本组选取诊断明确的下肢静脉曲张,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明显伴有股静脉及隐股静脉连接部返流的患者共20例。

   手术方法:

1、仍选用小切口,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2、沿大隐静脉根部向股静脉游离,剪开卵圆窝,显露股静脉,在隐股静脉结合部用侧壁钳夹住股静脉,测量股总静脉及股浅静脉直径,确定合适尺寸后剪除多余的隐股静脉壁,以0/5无损伤缝线连续缝合,对连接部股静脉进行精确的几何重建。

   临床体会:

1、50例患者中发现有7例患者,其阴部外静脉或腹壁下静脉所发出部位在卵圆窝筋膜下或者直接发自股静脉,这种变化在我们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的手术中是难以发现的,而会被直接漏掉,这也可能就是会阴部及下腹部静脉曲张复发的重要原因,应该引起我们专科医师重视。

2、连接部的股静脉重建后符合正常的股静脉工作口径,故静脉瓣膜也间接得到纠正,术后会大大减少股静脉瓣膜的返流时间。

3、如有伴有小腿严重皮炎及明显交通支返流,应在深筋膜下行交通支静脉结扎术,结扎后修复深筋膜。

   应注意的问题:

1、要求有血管外科专科培训过的医师来完成手术。

2、游离隐股静脉结合部位 时一定要充分,侧壁钳夹股静脉时要确切,否则股静脉壁脱落后会造成严重的大出血,出血中盲目处理会造成股静脉更加严重的损伤。

3、术后应用适当的抗凝剂或静脉驱动治疗,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最后综合这十二年中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发展变化及临床经验我们作一个完整的总结:

1、传统手术创伤大、感染机会多、术后恢复慢、切口疤痕影响美观,应该被新技术取代。

2、硬化治疗远期疗效不好,并发症多,不应作为首选或一期治疗手段。

3、激光及射频等为创治疗效果较好、切口疤痕、术后恢复快,但应严格选择其适应症范围,以求达到根治目的及治愈小腿溃疡。

4、小切口手术既创伤小根治率又高,术后恢复也较快,应被推广采用。

5、隐股静脉连接部重建术,是一个既能彻底根治下肢静脉曲张并能明显改善股静脉返流的较好术式,希望同仁们尝试。

    下肢静脉曲张虽然不是“大病”,但是其发病率之高、病情迁延不愈、并发症危害严重等现象应被广大医务工作者重视起来。所以病人就诊后,应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尤其伴有严重交通支静脉返流的应设法干预,解除返流。近年来国外血管外科同仁又不断的有新技术和新观点在应用于临床,如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大隐静脉手术的同时,行隐股静脉重建会得到更好的疗效等。总之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还是一个较漫长的道路,还得需血管外科同道们不断的总结经验,发掘更好的治疗手段来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