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银行柜台“报复式存款”,一些媒体缺乏公民意识,竟然说损人不利己.本人的现场目击是:人们在谴责中国银行,而没有见到顾客指责报复式存款的李先生.-而且李先生对北京晚报的报道非常不满,缺乏公民意识,而北京青年报的报道相对客观一些.
-------宋沐洋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9/08/content_6686902.htm
柜台“报复式存款”损人不利己
2007年09月08日 16:27:26 来源:扬子晚报
北京市远大路的一家银行内,一位李姓男子因反感有人“加塞”,决定报复“服务有失公平”的银行。他将自己要办理的汇款分成了13份办理,并且汇完款后还觉得不解气,又办理了一张储蓄卡,一元一元地往卡里存钱,占据窗口长达三个多小时,一共存进了92元钱(9月7日《广州日报》)。
相信很多常去银行的人,都曾对排长队产生过不满。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再让熟人“加塞”,肯定会让大家感到气愤。李先生无力提高银行的效率,于是便利用服务规则的漏洞,来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报复”,可谓充满“智慧”。
不过,在柜台“报复式存款”,即使能对银行工作人员有所触动,也是不妥。这样做给工作人员增添了无谓的麻烦,却并不能让自己得到收益,还让自己也搭进去大量精力。更重要的,由于窗口一直被他占据着,排在后面的人无法办理业务。那么多客户的宝贵时间,就因为他给白白牺牲掉了,凭什么?难道就凭你是在“行侠仗义”吗?
笔者反对李先生的做法,不是说遇到不公时不该抗争,而是认为对不公的抗争行为,不能以带来新的不公为代价。自己没有成为赢家,却让更多的人成为了输家。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事方式,应当被有正常理性者摒弃。(北京李清)
男子连存92张1元钞票占窗口3小时报复银行
在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李先生终于坐到了窗口前,此时他的怒火和烦躁已经达到了顶点,想要“报复”的念头充斥着他的脑海。“当时我向工作人员询问异地汇款的最小金额是多少。得知是100元之后,我就把自己要办理的汇款分成了13份,一张一张地填写单子,再一笔一笔地汇出去。”
李先生说,他汇完款后还觉得不解气,就又办理了一张储蓄卡,开始一元一元地往卡里存钱。就这样,李先生从上午10时开始办理业务,一直办理到下午1时30分。在他连续存了92元钱之后,银行的值班经理和工作人员不断向李先生作解释和劝说工作,李先生的气才慢慢消了下来,最终停止了这种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