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洪:重庆无法选择平庸


“重庆向北,生活向奥林匹克,”这样一句简单的广告语让重庆市民对融创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李战洪有了非常清晰的印象。从事了20多年房地产研究和项目开发的李战洪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怀疑过重庆的投资价值,而且目前这一价值已经凸现

 

 

 

重庆的投资价值已经凸现

记者:不少开发商认为,重庆的房地产项目的利润太薄,对开发商而言是“鸡肋”,为什么你会选择在重庆市场发展?

李战洪:2004年进入重庆房地产市场起,我非常专注于研究重庆这样一个特殊的房地产市场。显然,我并不赞成重庆的房地产是“鸡肋”的说法,恰恰相反,重庆的房地产项目是一块“好肉”,近两年来,大量的外地开发商为什么会争先恐后涌到重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为当今中国还有重庆这样一块有潜力的地产好肉。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无法选择平庸。

从目前的国内城市来看,重庆的投资价值是最大的,因此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重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价值,重庆地产不可能长期处于低谷。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07年,重庆房价的上涨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其投资价值已经显现。

记者:你认为重庆的房价未来走势如何?

李战洪:毫不讳言,重庆的房价在未来几年中将稳健上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是不少城市房价走势的一个基本规律,广州和天津就是典型的案例,这两个城市都是在较长一段时间保持了一个相对较低的房价,但是几年之后,房价上涨速度惊人,现在这两个城市的房价维持在10000/平方米的平均水平。

事实上,重庆目前的房价被严重低估,这与重庆的政治地位极不相称,这主要因为重庆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内圆心的市场,相对十分封闭,外来的购房者很少,只占整个购房者比重的10%左右。不仅如此,温州、上海等地的外来炒房者多以败走重庆,这就伤害了外地购房群体的投资信心,这诸多因素导致了重庆房价较低。

记者: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目前困扰开发商的重庆房地产市场封闭难题?

李战洪:城市价值决定地产价值,同时地产要创造城市价值,因此开发商应该站在城市的高度来考虑项目。

重庆到底有没有的魅力,关键是要看这个城市能否吸引外来人口居住和生活。对于重庆而言,产业升级是关键,主要的思路应该是在城市主体产业的选择上,主城区要尽量容纳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传统的工业应该向非主城区转移。重庆的“退二进三”,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的调整,但是光靠政府,产业升级的速度显然不能适应房地产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也可以参与到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环节之中,目前的重点应该是搭建产业服务平台,为重庆的产业调整做好服务。

融创集团的亚太商谷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背景而诞生的。纵观中国经济版图,不难发现,中国政府在30年的改革中苦心经营着一个神秘的经济图腾,那就是以珠三角、环渤海和长三角为三大支点,沿海地区悄然构筑了中国未来外向型扩张的经济强弓。那么箭在何方?当然是长江!利用长江资源恩泽九千里的地缘优势,把西部丰富的资源和产品带出,又将沿海的资本和人才优势带入,从而拉动整个国家经济框架。

 亚太商谷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在携手一个区域的发展,影响的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所辐射的范围无法用有形的地理空间和项目体量来计算它,它的能量聚集与发挥能影响到更为广阔的无形空间,如城市发展、经济领域、产业服务平台构筑、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不要轻视本土开发商

记者:目前重庆房地产市场正在洗牌,你如何预测这个洗牌的结果?

李战洪:优胜劣汰是市场铁的法则,目前的重庆地产市场,树欲静而风不止,羊欲静而狼不休。

与龙湖、金科、华宇等本土地产集团在重庆已无意或少量储备土地,向外走形成巨大的反差。以融创、保利、国美、万达、首钢、融科等为代表的北派地产集团和以融侨、和记黄埔、万科、富力、珠江、恒大、中海、招商等为代表的南派地产集团高调进入重庆,给重庆地产市场注入了一剂有力的强心剂。重庆地产市场表现出典型的围城效应。

记者:有开发商认为,重庆的房地产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外地开发商在重庆这样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市场上优势十分明显,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李战洪:不可大意失荆州,重庆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市场,而不是处于什么初级阶段,也不要小看重庆的开发商,因为重庆的开发商虽然在资金实力和融资渠道环节不占优势,但是他们在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方面却更熟悉重庆的消费习惯和人文风俗。而且,重庆2000多家开发商中,优秀的本土开发商比比皆是。

纵观全国,重庆的商品房的品质相当高,这从龙湖、金科等企业在全国每一届的业主满意度评选中都处于领先位置可以说明,因为重庆本土开发商的产品做得很好,所以每一个外来开发商都不敢在产品品质上有半点马虎。因此,重庆的商品房性价比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