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段操作的买入时机


  
  波段操作是振荡调整行情中获取短线收益的最佳操作技巧。波段操作的买入时机,要参考筑底中心区域。指数上涨过急后会重新跌回中心区,指数下跌过度后也会反弹回来。而真正的底部也是指一个区域,并非是某一特定的拐点或价位,不能把底部区域的买入理解为对某一拐点的买入,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买到最低价的。
  
  从概率的角度出发,无论是从下跌末段买入,还是从启动初期买入,操作的成功概率均远远大于在拐点处的买入。底部区域的买入不必追求买到最低价或拐点位,只要能买到相对低位就是成功的。在阶段性底部区域买入股票时的主要选择标准:
  
  1、选择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深幅下调后,价格远离30日平均线、乖离率偏差较大的个股。
  
  2、个股价格要远远低于历史成交密集区和近期的套牢盘成交密集区。即是说要有成本真空带,这是可靠的赢利空间,风险相对较小。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参考移动成本分布,当移动成本分布中的获利盘小于3时,可将该股定为重点关注对象。一旦大盘和个股止跌企稳后,可以在符合以上选股标准的个股中逢低建仓。
  
  大盘在构筑底部区域时,个股成交量太少或出现地量时,均不是最佳的买入时机,因为这说明该股目前价位对外围资金仍没有吸引力,还不能确认为一定止跌企稳了。即使大盘出现一轮行情,这类个股也会因为缺乏主流资金的入驻而制约上涨空间和上涨速率。因此,在底部区域选股时要选择在前期曾经出现过地量,而随着股价的下跌,目前量能正处于温和放大过程中的个股。
  
  在阶段性底部区域买入时还要巧妙应用相反理论,股评反复强调的底部和大多数投资者都认可的底部往往仅是一处阶段性底部,这时不要完全满仓或重仓介入,而且还要注意及时获利了结。只有在股评已经不敢轻易言底和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敢抄低时,真正适合于战略性建仓的底部才会来临。

看准波段底部区域,还要善于抓领涨板块和个股,如何抓住领涨板块股呢?
  
  领涨板块的成因(或说条件、形成过程):
  
  1、股票价值被市场低估,较长时间被冷落盘跌;
  
  2、价值被发现,舆论或政策导向出现强烈信号;
  
  3、价值回归炒作;
  
    
  领涨板块或个股盘面特征:
  
  1、政策倾向利好出台,或媒体集中报道某些政策或生活热点,这是二级市场某个炒作热点容易形成的信号标志;
  
  2、在长期低迷的市况中率先底部放量,大笔主动性买盘不断出现,居涨幅前列,该股票上扬刺激具有同一或类似题材或概念的板块上扬,成交量放大,成交金额呈价升量增走势;
  
  3、领涨板块股启动之时常出现跳高开盘,迅速上扬,成交短期暴增,买单很大封住涨停;
  
  4、市场投资者普遍持观望或怀疑态度;
  
  5、市场评论开始关注领涨板块,随着领涨板块股的上扬股评也开始升温。
  
  领涨板块初步形成之际,投资者要“快、准、狠”地及时买入。有时甚至要有追涨停买入的胆量。抓领涨股板块要有果断买入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