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 2007年1月10日
香港《亚洲周刊》1月14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题:市场外交应成中国王牌(作者莫斯科国际工商科学院教授白嗣宏)
回首过去一年,与温暖的气候一样,中国分外热闹的外交活动也让许多人记忆犹新。其中既可看出中国的传统外交路线,重点突出对亚非国家的外交,又可看出中国建立多极世界秩序的新战略。
美国逼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从而破坏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减少中国的外贸收入,减少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欧盟一边排挤中国产品,一边又要中国多买欧盟产品,却不肯把武器卖给中国。有的国家还限制中国劳动力入境工作,都是以本国市场情况为理由的,目的都是保护本国市场。
中国有一个13亿入口的消费市场,在不少领域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国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战机进口国之一,也是客机的最大进口国之一。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角逐世界第一的宝座。中国将是出国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消费和生产市场的容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扩大和提高。市场已经成了中国手中的一张王牌,是中国绝好的机遇。如何运用这张王牌,大有学问。
中国政府在运用市场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上,已经初露端倪。在海峡两岸事务中,中国大陆向台湾资本开放市场,给予台湾投资特别优惠中央政府向台湾开放农产品市场,开放大陆居民到台湾旅游,近期目标是为了加强两岸交流,战略目标是为了解决和平统一国家的历史任务。
在对外事务中,中国与亚洲的东盟、巴基斯坦、美洲的智利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目前还在与一些国家洽谈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这些自由贸易协定都含有进入市场的条款。中国市场正是世界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目标。有朝一日,亚太自由贸易区一旦建立,将与欧盟自由贸易区一东一西,互相辉映,亮点更在中国的多极世界贸易战略一步一步得到实现。
中国的市场应当成为中国外交的利器,应当为实现中国的外交战略服务。要把开放某项市场同中国的眼前利益和战略利益结合起来。在这个实用主义外交盛行的国际大环境之下,无可厚非。
在这方面,要研究俄罗斯的能源外交。能源外交就是要保护俄罗斯的利益,不仅是经济利益,还有战略利益。单是能源的价格,就按不同对象区分。俄罗斯把能源这张王牌玩得炉火纯青,大大有助于加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分量和说话权。
当然,中国的外交王牌绝不止市场外交一张。不过认识中国市场对中国外交的战略意义,认识市场外交应当成为中国手中外交王牌之一,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必然有利无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