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怎么还有如此“恶劣”的治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中国人的心里总是很美好的。所以作为中国人,谁不向往北京,谁不想到北京去感受一下北京的人文、北京的特产、北京的一切的一切。因此有人就把在有生之年能去北京一趟,作为自己人生的一大愿望(我相信,中国有很多人肯定没有去过北京的)。
然而,现实却告诉人们,北京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在北京也有很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有些地方甚至于还不如中国的其他地方。比如,北京的治安状况。在北京也不是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是那么的让人们有安全感的。在北京,有些地方的治安也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成为“死角”,而给坏人有机可趁,成了“恶劣”的环境,让人们在惊恐、失望、痛苦中生活。
10月21日新京报有一篇题为《北京南口农场纪委书记查盗砂 遭不明身份者追砍》的文章,是这样介绍的:“10月13日凌晨,南口农场纪委书记黄平(应当事人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在巡查农场时被不明身份者跟踪追打。警方已介入调查,农场方面认为打人者为盗采砂石者。高额利润导致该处砂石盗采不断,3年前,该农场一名巡查队员被殴打致残。”
大家想想,在这个农场,工作人员为维护国家的财产,三年前就是和盗采砂石者在作斗争了,有管理者曾被盗采砂石者“殴打致残”过。而盗采砂石者都是什么样的?他们都是些拿着棍子,拿着锯齿、刀等凶器的凶恶的盗贼。然而,就在发生了这么严重的“盗窃与反盗窃”的事件后,我们的农场领导、政府的有关部门、公安部门难道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吗?有没有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呢?当时,农场也成立一个巡查队,昌平区也成立专门的治砂办公室,组织土地、公安、城管等多个部门力量联合执法,但效果如何呢?由于人力的不足、治砂装备的落后以及农场没有执法权,这些组织如同虚设,作用非常之小。
从黄平讲述自己被打的经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问题的所在了。
黄平说:“盗采者认识农场的车,夜查时只好雇车。当时,司机开着一辆雇来的面包车拉着他,向第5分场方向巡查,他忽然觉得后面有辆奥拓车一直跟着。很快,奥拓与面包车并行,两名男子摇下车窗,突然伸出两把砍刀猛砍面包车。两辆车并行狂奔,对方手上的刀一直未停,面包车左侧玻璃几乎全碎。司机拐上从南口镇往昌平方向的道路后,奥拓顶上面包车,面包车失控撞上路边电线杆停下。
司机打开车门跑了,黄平说,由于左边车门被卡他被堵在了车上。他发现对方又多了一辆车,从两辆车上下来七八个人,抓住他就打。他们将黄平架上车,用锯齿刀勒着他的脖子,问他是不是农场的。黄平说,庆幸他还保持一点清醒,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农场的,否则结果更惨。最后,他被仍在农场大门口。黄平身上落下了30多处刀伤,3颗牙被打掉,还有多处皮下组织挫伤。”
从黄平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护砂的人少,而盗砂的人多,装备也很好,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护砂人还能护住砂吗?
三年前被盗砂者打伤的农场巡查员周军说:“2003年5月,我在巡查的路上被伏击,身受重伤,住院半年,现在还留下多处后遗症。”
农场政工部部长李娟介绍说:“自2002年以来,队员被打、车辆被围攻的事件就发生了4起。周军现在仍是巡查队员,但他的车上放着一把1尺多长的西瓜刀。他说,没办法,手无寸铁去夜查,等于白白送死。
相比巡查队员,盗采者装备先进,反应迅速。周军说,盗采者的通讯设备比他们先进,一般都是带着望远镜和对讲机,专门有人望风,以前无论白天黑夜都干,现在一般在晚上作业,一旦发现巡查者,立即出动专门的盯梢车辆跟踪,施工车辆也立刻熄灭灯火”。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盗砂者那么猖獗是为什么呢?农场方面是这样认为的,农场队员被打是因为他们堵了盗采者的“财路”。
原来,北京南口农场位于一大片冲积平原上,有大量优质的砂石,有的地方刨开地面两三尺就是砂石,挖走就可以直接铺路,盗采者做的几乎是无本生意。
根据现在的行情,载重3吨左右的一车砂石可以卖180元左右,而盗采者的货车载重一般在15到20吨,一车毛利600到700元,而盗采者一般有七八辆车,最多雇用20多辆车,如果不加以制止,一个晚上采100车没问题,所以,在盗采者中间流传“干一月就能赚一辆奔驰”的说法。像这样一亩被盗采的地,农场回填一亩地至少需要10万多元的费用。
如今, 就是对盗砂都进行查处难度也很大的,即使抓了现行,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农场是不敢扣车的,对方只需要10几分钟,就能调来几十人增援,都是年轻小伙,抡着木棍,一声不吭,稍有过激言行就会引发冲突。
哎!古人说得好“人为财死”。所以,为了钱财,才有那么多“不怕死”的人,挺而走险做这些犯法的事。
从这一南口农场砂石频被盗采的事中,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政府部门作为了吗”?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安部门对这些违法活动为什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维护人员的力量太少,联合执法人员却又不能在现场执法,这样国家的财产又怎么能保全呢?
所以,北京南口农场的治安成了北京市的治安“死角”,给人们留下“恶劣”的环境,也是想象中的事了,一点也不值得人们惊奇!
龚玉环
2006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