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火药画创始人、著名艺术家蔡国强
用油彩、笔墨作画,是古往今来画家们的相同手法,而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今天,著名艺术大师蔡国强推出了与众不同的绘画艺术——火药画。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代表了一个令国人激动和骄傲的时代。然而,祖先们并没有利用这一“古代核武”——火药的威力欺辱邻国,反而,“八国联军”却用我国的发明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奇耻大辱和永世难忘的疼痛。时代虽在弹指一挥间翻过历史的一页,在中国快速腾飞的今天,蔡国强利用火药的爆炸效果,创造了世上独一无二的火药画艺术。
当一张三米见方的“火药画”专用宣纸上蜻蜓点水般地撒上炸药,当开关启动后雪白的宣纸上顷刻间闪现精美的火花,当烟雨过后栩栩如生的精美画卷映入眼帘,人们无不惊讶于蔡国强火药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一艺术创造不是偶然凑巧的凭空想象,而是蔡国强将东西方绘画艺术潜心研究吃透后,别具匠心的一举。“不破不立”是蔡国强火药画的艺术精髓,同时,这一理念也昭示出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将以“爆炸性”的速度领军亚洲、主导世界。
日前,笔者在世界著名化妆品企业——资生堂的画廊,亲眼目睹了火药画的创作壮举,并有幸采访了富有“火药画之父”之称的艺术大师—蔡国强。
记 者:您在上海APEC焰火晚会上施展火药艺术的壮举,为来自自各国的首脑们带来了震撼,APEC会议的焰火绝对是世界一流。那么,您在日本是否参加过“花火节”等相关活动呢?
蔡国强:日本每年都有一次焰火大会。在一次焰火大会的开幕式上,主持人对与会日本焰火界人士说,你们看过上海APEC会议上的焰火吗?如果没看过的话,作为焰火界人士你们是失格的,当时大家都愣住了。NHK等日本各大媒体也曾对我的焰火艺术和火药画作品进行过多次报道。APEC之后,国家相关部门为我举办了个展,这是政府相关部门为现代艺术家举行的首次个展,是对我的焰火艺术和火药画的肯定,对我的艺术人生意义重大。
记 者:您1986年来日本,后来又去了美国,那么,您的职业艺术生涯是否是从日本开始的?
蔡国强:应该说日本是我成长的地方,使我拥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可以创作和想象。尤其是,在日本期间,有资生堂等诸多企业大力支持、赞助我。我去美国,属于日美两国的双向交流计划,日本派我去美国一年,同时也邀请美国的艺术家来日本一年。截至目前,资生堂大约赞助我30次艺术活动,不论我到美国、东欧,还是离开了日本,在我任何需要资金的时候,资生堂都会赞助我。作为回报,不论我到哪里展出,资生堂的名字都会永远和我连在一起,我完全是从艺术的角度对资生堂、对世界现代艺术尽应有的努力。因为资生堂基本代表着女性,一些西方媒体经常问我与资生堂是什么关系,我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与资生堂的文化连在一起,我的火药画艺术保持了亚洲精神,创造了亚洲精神,这使资生堂更具风格,从而使其在世界上更有爆发力和冲击力。
记 者:您的作品包含着许多哲理性的东西,您是通过火药的艺术爆破进行艺术再创新,按照哲学观点来讲,这就是破和立的关系。那么,“不破不立”是否是您走向艺术的切入点呢?
蔡国强:开始时我也不是很清楚,后来慢慢地理解了。我想,艺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当然是包容性,它不是针对矛盾拼命地构筑平衡。所谓包容性,可以表现在艺术手段上、行为艺术上、社会表象上。从传统到现代,我都会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其融会到一处,包括非洲等地贫困的儿童、犯罪的青少年,都是我的“创作”对象,我可以将各种的观念意识融入其中,从而以爆炸性的艺术效果来创造和谐、缔造社会的包容。
记 者:您在艺术创作上的包容性,应该说是受益于中国哲学。那么,东西方文化是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您如何看待一些国家间的文化抵触现象?
蔡国强: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就像日本有茶道、花道等,而一些外国人却把日本的相扑看作杂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艺术,要有自己的文化、要有自己的美学创造。去保留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正确的,没有必要去牵强附会,反而会失去本国的特色文化。再者,在世界艺术领域里,还有一种新的艺术可能,这种可能建立在相互交流和对话上,所有平台都是一样的。
记 者:谈到文化,很多学者认为中日两国的文化同宗同种,也有些人持反对意见,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蔡国强:我也有同感,中国人初来日本虽然不会日语,但能看懂许多日文汉字。我觉得日本文化是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演变而来的。来到日本后,让我看到了很多自己民族的过去。在现在的日本文化中,有很多是中国曾经有过的,后来,因为“文革”等因素及近百年的苦难史,使部分文化在中国本消失了,但在日本还是保存得很好。另外,我切身感觉到日本的文化很细腻,比如,日本人对一个项目的策划、实施、实现的认真程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虽然有很多活跃的思想,但往往沉不住气,做事不够精细和精致。
记 者:方才您所讲的应该是包容、和谐与发展的哲学范畴,艺术家,特别是像您这样的国际大师,如果缺乏包容性的话,我想其艺术之路会越走越窄,您如何认为?
蔡国强:我觉得,一方面对自己的文化要有信心,不论西方艺术还是东方艺术,当它们走过来的时候,当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艺术家们都会找到很好的材料进行再创造。如果我们依然用过去艺术家们的路径来要求自己,艺术之路就会很累。
记 者: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展示我国综合实力的良好契机,您如何看待这一契机?
蔡国强:我感到这是个文化的契机。前些年的东京奥运会给日本带来了经济振兴,而我们不是这种情况。无论是北京奥运还是2010年世博会,对中国来说不是经济翻身的机遇,因为中国经济已经突飞猛进,这两个盛会是展示中国国力与文化的最好机遇。中国经济的生命力已经得到世界的承认,我们花更多的时间筹办“两会”,是为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充分展示。
记 者:刚才您提到过日本文化很精细、精致,在企业文化等方面,日本是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蔡国强:我认为日本的发展是有限度的,特别是在资源上是有限的,它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文化上。但在企业文化上,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记 者:我们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灿烂的文化,却缺乏更好的发展与创新,希望我们的文化能够像您的火药艺术一样得以再次“爆破”,能够更大程度地再发展。就像您所所说的,我们要站在过去艺术家们的轨道上,在对其文化理解的基础上研究我们这代人如何“爆破”的问题,您不仅在“爆破”还在不断创新,希望通过您的焰火艺术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聚焦中国、聚焦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
蔡国强:我们可能会去观摩,我对上海残奥会和世博会是比较有信心的,我虽然不在国内,但身在“庐山”之外,更能了解“庐山”,并为“庐山”注入新鲜的艺术血液,从而使我们的“庐山”更加壮美起来。
目前,在日本、美国以及世界各地忙碌于“爆破”“火药艺术”的蔡国强,虽然已跻身“当代世界百位艺术大师”行列,但在日本、欧美等国均可拿到国籍的他,依然饱含深情地将中国护照暖暖地揣在怀里。蔡国强为祖国拥有火药这一人类的巨大发明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为自己的“火药艺术”能够将祖国的文化艺术“爆破”于世界而骄傲。在采访即将结束之际,蔡国强的一席话令人感动:“当自己身在他乡、远离祖国时,会更加感受到祖国之暖、母子情真;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才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家,才是以祖国为荣的合格公民。”
蔡国强档案
●蔡国强1957年生于福建泉州;1981-1985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6年赴日留学,就读于国立筑波大学综合艺术研究室;1995年移居美国纽约至今。
●1995年,蔡国强的艺术作品获得日本文化设计奖和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本尼斯奖;2001年获美国欧柏特艺术奖;2005年获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最佳装置作品奖。
●二十几年来,蔡国强的艺术足迹几乎遍及所有的国际大展,并且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等众多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举办展览,主要作品永久收藏在上述展馆中。
●蔡国强还成功地实现了大批规模宏大的艺术计划,如:日本广岛亚运会计划、京都建城1200年祭、美国纽约东河《移动的彩虹》计划。2004年,蔡国强策划了《金门碉堡艺术馆》;2005年参与策划了威尼斯双年展首届中国国家展,同年,受美国华盛顿甘乃迪表演艺术中心委托,制作了《中国文化》开幕式。
●蔡国强除在世界许多重要美术馆和国际活动中发表作品外,还跨领域与科学家、服装设计师、建筑师、作曲家、舞蹈家等合作,他的艺术表现领域涉及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多媒体艺术等范畴,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最受瞩目和最具开拓性的艺术家之一,连续多年被英国权威杂志《Art Review》评为世界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百位人物之一。
●目前,现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核心创意成员的他,正在忙碌于视觉设计、特效设计等相关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