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体味


人生苦短,转瞬即逝。

人从刚出生那一刻起,就面临着来自自然的种种威胁。活一天就意味着接近死亡一

天,诚然:“死亦何欢,生亦何求。”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来的时候自己的几声哭泣,走的时候他人的几声叹息而

已。人从出生直到生命消逝,永远也脱离不了"尘网"的掌控,人生就是个生命轨迹,

沿着自己固有的轨道去追寻所谓的真理。可是人生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 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男清女

浊; 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

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

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

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

物无其物。三者既无,惟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 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

, 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 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

得道。虽名得道, 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 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

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 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

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之者,常清静矣!

人生属于自然。

万物唯心,物竞天择;超然物外,无我无天。

虽然我们不具备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我们可以去调整,去包容自然。

如果有一天:

你不能决定人生长度的时候,但你可以控制人生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变换的时候,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 
你不能改变生命容貌的时候,但你可以展现自己的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的时候,    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的时候,    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的时候,    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

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

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认为这段话还不错,因为这段话最准确的表达了当时世人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是最神圣的光荣使命。


人生是一种修炼。

人从降生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融入了这个自然,呼吸自然、感受自然、

改变自然、直到最后归于自然,我们姑且可以把这个过程看作一次修炼,一次对

人生的修炼。正所谓“修其心,炼其身”。

人生的遭遇,是变化莫测的。当你的生活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想不到,一下子暴

风袭来,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处处遭遇打击,被人误解、污辱、欺凌、压榨。

恶运好像车轮一样,在你头上压过来辗过去。让你伤痕累累,一点都抬不起头来

人生的不幸和苦难,可以说每个人都不相同。当我们饱经忧患,四肢乏力,不能

支持下去的时候;或者是历尽艰难困苦,没有法子逃避的时刻;或者是所喜爱的、

所依靠的,被剥夺而去以后;或者是没有法子,信心消失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从自己的悲痛中,解脱出来,把悲伤化为同情的力量,去服务人群,是非常难以

做到的。

人生不是止水,总会出现许多出乎意料之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风波骤起而

泰然处之,就显得很重要。转危为安往往需要高超的心智,也需要好的心态。多

思索少激动,多仁爱少仇恨,人生才变得更加美丽。
 
当你为你的选择适合于你并勇敢地接受生活中随之而来的一切,你就获得了一份

属于你自己的自尊自信。这里你不必以他人的价值取向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准;你

不必把自尊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之上;你不必将自信放在金钱的天平上称来称去。

幸福是不分贫富的,自信是不依赖他人的。 

人生是一种存在价值。

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是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

身。 

人生,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时间。要在这段岁月里,有追求、有渴

望,有奋进、有奉献、有坎坷、有失落,它将伴随着你的一生,无论是阳光下,

还是暴风雨中,都镌刻着人生的历程,体现着人生的价值。但是,短暂的人生之

旅,怆然中应含着自信,叹息中须透着豪情。人生好比一本书,只有用美好的心

灵去读,你才能读出价值,才会读懂爱憎,读懂痛苦与欢乐,读懂追求和奉献是

人生的神圣和永恒。

正是因为世间有多种多样的人生追求,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无论是选

择大江东去或是小桥流水,都是各人的心志使然。人各持不同的人生态度,追求

煊赫显耀的未必高尚,意在淡泊清静的未必卑下。于是,不同的选择,构成的是

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体现了不同的人生价值。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生观点,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都必

有可取之处,关键在于“人心”。要想成功便成功,只要用心,皆可取之。正所

谓:“对境莫任心,对心莫任境。”(陈抟老祖经典名作 《睡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