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给大家出了一个字谜:镜子里面照着一个人,打一个字。它的谜底是一个“入”字。现在,笔者想把这个字谜发挥一下,将它改造成“镜子里面有一个股市”。谜底究竟是个啥?读者不妨也猜一下。那么,它打的是个什么东西?现在,笔者就把它告诉读者——打一个原理。打一个什么原理?诚然,此时还不能告诉大家。
07·股市之运动规律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在上述文章中,笔者试图向读者阐述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股市没有规律。于是,读者或许会问,你不是常常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如果你上述所言是正确的,那不就等于否认了“……运动是有规律”的了吗?否,回答是否定的。为此,笔者就需要首先向大家概括一下,同样作为一种事物的股市,其运动为什么没有规律。
笔者以为,造成股市缺乏规律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股市是人们根据客观而产生的主观判断下的存在,或者说它就是主观判断的产物。诚然,这种判断未必正确,因为是否正确取决于客观而非取决于主观。而现在问题是,这种主观判断却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由于此,笔者在此前,发表了《股市是主观存在客观存在》的文章。
请读者注意,在笔者上述阐述中,是加上了“根据客观”四个字的,意思是说,在股市的产生、存在、运动、转化的里面不能说一点“客观因素”也没有,完全是主观。于是,在股市的里面,就存在着一个“主观”与“客观”究竟谁占“主要方面”的问题。是啊!在股市的里面,“主观”与“客观”究竟谁占“主要方面”呢?笔者以为,总体上说,两者对等。
诚然,这不是说,我们的个别股民的行为中的“主观”与“客观”因素都“对等”,而是说从整个股市、全体股民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其中主观、客观因素所占的比例基本上“对等”。如扣除国家的印花税,在股市上,股民的盈亏是相等的,既有多少股民的赢利,必然伴随多少股民亏损——盈利与亏损的绝对值相等。当然,在上述,也一定要把交易成本扣除。
第二,对于个别股民来说,不可能做到,完全是按照客观或者说完全是依据股市运动的客观规律办事;换言之也就是说,由于其中有能够按相对的客观股市的运动规律办事,所以才有大量的不能按客观股市规律办事的人们的存在。再换言之也就是说,由于股市本身非股票增殖过程而仅仅是一种“描述”,而根据一些“描述”而产生的股市,势必无客观规律性。
08·股市之运动规律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既然股市没有“客观规律性”,那笔者为何又要在这里来向读者介绍所谓的“股市的运动规律”呢?这是因为,股市的运动规律并不能在人的“主观判断”上来体现,或者说企图通过股市大盘的走向、趋势来判断股票的运动规律不仅是做不到的,也都是骗人的把戏。那么,作为个别、独立的股民,又应该怎样去认识,人们根据“主观判断”而产生的非规律性?
这样,为了说明问题,笔者就需要给我可爱的股民们导入一个新范畴——“股市运动的非规律性”。诚然,导入这一范畴的目的,不是在否定“股市运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证明“股市运动规律”的客观存在。如此,笔者是否又在“自相矛盾”的了起来?否。相反,笔者也正是为了向股民的阐述清楚股市具有“规律性”或者说“客观性”的另一半——“股市镜像”。
什么是“股市镜像”?简单地说,股市的运动规律不会显示在“大盘”上,而是通过一定的、其他事物、物质的运动规律“这面镜子”映照出来的。换言之也就是说,如果你想通过股市大盘上面的那些所谓的“曲线”来认识股市的运动规律,我可以十分、百分地、肯定地告诉人们——没门,全都是些骗人的鬼把戏!换言之,他们是通过骗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简单的道理是:第一,大盘上面的曲线,之所以会形成,主观判断大于客观存在,即“镜子不能自己照自己”;第二,如果有客观因素存在,那也是被扭曲了的客观存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当真的,因为它已经是“镜像”——就像是“镜子里面照着人”是一个“入”而不再是“人”字了;第三,他们基本上都是机构投资者的代言人,没有法律追究其责任。
如此,作为我可爱的股民,又怎么才能认识到“股市的真规律”?股市是否还有“真规律”的存在?笔者可以肯定地告诉股民——有。但是,它一定不是在股市上,更不在股市的“大盘”上。那么,它究竟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它就在与股市的、大盘的、所谓的运动规律相关的运动规律那里。其中,原价值货币理论,就是其中的个可映照股市规律的“规律”。
09·股市之运动规律究竟是怎样表达的
我们虽然难以在自己所持的股市上看到自己所持股票的运动规律,但我们却知道其运动一定在一定的轨道上“行驶”——但这个“轨道”绝不是股市的大盘。那么,它究竟在哪里能够呈现出来?可以说有很多。随着文章的展开,笔者将陆续介绍。今天,笔者将重点介绍一下“原价值货币理论”。之后,还将介绍——“质能守恒与转化定律”等的“股市镜像”。
这里讲的“原价值货币”是一个广义的范畴。由于笔者不是在这里给大家讲“原价值货币理论”的,所以就需要结合股市,给大家简单讲一下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理论”的问题。
比如上番笔者曾经给大家介绍过的“股身”就属于“原价值”范畴。也就是说,由于一切所谓股市、股民、股票都因它而起,或者说它是股票价格运动的客观依据,所以它便具有了“股因”的“原价值”属性。诚然,在股市上,这个“因”并不能直接作用在股市,比如一些“垃圾股”反而能够让一些人挣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那里存在着一个“原价值”。
换言之,人们是利用了那里有一个“原价值”的存在操纵了该股票。再换言之,如果没有那个“垃圾股”的存在,一些人也就自然不会利用之。如此,笔者又想说明什么?笔者想说明的是,无论股市的变化究竟有多么的“非理性”,它最终都有一定的依据,而这个依据不是别的,正是“原价值”。但是,这绝不是说只要有“原价值”存在都可以成为“股因”。
为什么?因为“原价值”并不是“股市运动规律”,它只是一种“股市镜像”而已。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股市是原价值的镜像反映”,是“相反”的。何谓“相反”?“相反”就相反在,“股市并不是对原价值”的客观表达或者说“股市是对原价值的相反的表达”。为此,为了把怎么“表达”的问题搞清楚,笔者就需要给股民介绍一下“反者道之动”这句话。
何谓“反者道之动”?简单地说就是——正在“炒股热”的时候你需要“清仓”;人们都在“跟进”某“个股”的时候,你需要把自己所持之的股票“移库”或“退出”;国外股市正在“牛市”的时候,当然也就是国内的股市“门可落雀”时,因此,你需要入市;当政府的某官员信誓旦旦地保证说“印花税不会有变化”的时候,记住,一场大的“股灾”马上要来临!
笔者在上月23日之所以向股民们发出《股市还有潜力,劝君赶快清仓》的忠告,就是鉴于上述“原价值货币理论”的“镜像反映”。可惜的是,只有不多的人听话。当然,能够映照股市规律不仅只有“原价值货币理论”,诚然,笔者也没有在上述中说明“原价值”为什么会有上述“镜像”中的“功能”。而随着文章的展开,笔者将介绍“原价值”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