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是开启任何一种科学之门的钥匙。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怀疑一切是马克思的座右铭。有一次马克思的二女儿劳拉问他,你的座右铭是什么,马克思毫不迟疑地回答是怀疑一切。正是马克思具有敢于怀疑一切的勇气,对正在处于兴盛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有理有据的质疑,经过详实的调查研究,发现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崭新规律,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指导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敢于怀疑一切,这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假如你对什么事情都认为是正确的,那么你不可能创新。什么都是对的,还有什么必要创新呢?马克思在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兴旺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学家宣扬资本主义是美好永恒的社会制度,如果不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抱有怀疑,他不可能花费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去研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要在全世界走向胜利的理论。
怀疑作为创新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要敢于大胆怀疑。我们工作生活中有好多司空见惯的东西,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就从来没有怀疑过,认为就是真理。我们要敢于向习惯的东西挑战。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我的自行车钥匙弄丢了,我非常着急。有人建议用别的钥匙试试,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一把一把地用其它钥匙试,试了几把以后,果然给捅开了。当时我心里掠过了一个念头:“哦,不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啊!”
现实当中不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难道就是正确的吗?我看不一定。
假如一个人工作不积极,我们可以有多种方法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给他提职,可以给他加薪,可以给他荣誉奖章,还可以几把“钥匙”一起用,都可以起到调动他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矛盾就一个,而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可以有多种。那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一种矛盾只能用一种方法来解决的观念是不正确的。真理可以是一元的,也只能是一元的,但方法可以是多元的,即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方法是人们根据对矛盾的认识结合实际创造出来的,实际事物是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的。另一方面,方法是主体对如何控制客体的方式所做出的一种选择,究竟选择哪一种方法,这不但受客观事物的制约,同时也受主体条件的制约。即使对于同一对象、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知识水平、智力结构和心理状态,所做出的选择也不相同。
这使我还是想到了登山,顶峰只有一个,而达到顶峰的道路却有多条:你可以东面登上去,也可以从西面登上去,也可以从南面登上去,还可以从北面登上去;你可以从阳坡登上去,也可以从阴坡登上去。解决思想问题也是一样,不一定就用一把钥匙,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决不只是一种方法。
既然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那么这里面就给我们创新留下了很大的余地和空间,就给我们创新成为可能。所以我们要敢于大胆怀疑,要有敢于怀疑一切的精神。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今年的诺贝尔奖又没有我们中国人的份,引起了一阵议论。好在如今少了“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声音,而多了冷静的思考。我们为什么总是与诺贝尔奖无缘?除了种种客观原因以外,是不是我们头脑中缺乏一种逆向思维这个重要因素呢?
科学的含义就是客观地理解事物。现有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远不是事实的全部,而我们许多科学家在从事研究工作时,总是拘泥于现有的一些学说,只是试图用实验结果来证明这些假说的合理性,而不是设法去否定它。尤其在自然科学的前沿领域,单纯强调国外学说的引进,却忽视国内新学说的发展,对不具有权威的学说更是不屑一顾。
特别是我们的一些理论刊物,一篇科研论文,不管质量高低,只要不是大家写的,只要是无名小辈写的,很少有刊登的机会。因此,给许多网站创造了机会,有不少优秀的科研论文和著作都是网站发现的。可以说我们“80后”作家大部分是从网络作家走出来的。
科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过程。能否发现并阐明自然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科学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合理的怀疑精神,要依据事实思考,勇于怀疑一切权威的意见。许多伟人就是因“怀疑”而创立了新的科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由怀疑神创论而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源于怀疑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科学理论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宗教教条,去伪存真是科学研究的精髓,怀疑一切才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科学的魅力来自未知而不是已知,科学的真谛在于否定而不是肯定。我们现阶段已经习惯地称为“标准”的理论,在新的认识中就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论创新自然不能在现行的理论框架内翻花样,真正的创新不能只沿着旧理论的轨道前进。一个没有超前意识的民族不是伟大的民族,历来不缺少智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打破只会盲从、不讲质疑的传统思想桎梏,开拓出一片自然科学领域的新疆界。
怀疑是创新的先驱,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我们有志于干一番大事业的人,大胆地去怀疑吧,用怀疑的眼光去扫视眼前的一切,你一定会创造出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