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加速的数理动态模型(连载十三)


 

三、国民经济、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模型

1、储蓄剩余是高速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

——负债经营从宏观上说有利于快速发展经济

有人感到对解决储蓄剩余是个很头痛的事情;有人认为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负债经营解决储蓄剩余是个可怕的事情。现在好多区域对解决储蓄剩余无能为力,不敢在负债经营上有所作为。而只是把脑子一个劲地钻到引进外资增加投入来促使本区域GDP的增长上。

根据经济增长率的公式G=△YY=△I/I,一个地区只有加大投资力度才能促使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个地区要想加大投资力度,可以采取负债经营的方法。储蓄剩余能为政府、群众的负债经营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巧妇”好为有米之炊,所以说储蓄剩余是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有利因素。

如果这个地区没有储蓄剩余,那么该地区要想加大投资量只能依靠引资或实行地区的“负债经营”才行,也就是说造成本地区的负储蓄现象,即实际储蓄资金超过本地储蓄量。

无钱寸步难行,要想大有作为,必须合情、合理、合利地充分利用本地储蓄剩余资金或者是实行负债经营加大本地区的投资力度才行。

2、投资促进投资的经济模型

1)后续引致投资和后续连带投资的区别

①后续引致投资概述

有人把后续连带投资用后续引致投资来表示很不妥当。

后续引致投资的意思是第一笔启动资金投入后,消费者重新又按第一笔投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第二笔投入,第三笔投入是按第二笔投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投入,那么第n次,即第n次投入是按第一笔投入乘以边际消费倾向的(n1)方进行投入。那么从第一笔投入结果引起按边际消费倾向计算的后续一连串的n次的投资现象称为后续引致投资。

②后续连带投资与后续引致投资的区别及概述

    ——举例说明后续引致投资与后续连带投资的区别

后续连带投资不属于后续引致投资的范围内,与后续引致投资有很大的区别。

当第一笔启动投入后,第二笔直接投资不是第一笔投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之积,而是在相同于第一笔启动投入项目或第一笔启动投资项目的配套项目上的投入。把投在相同项目上或投入与启动项目的相配套项目的第一次直接投入称为第一次后续连带投资。我们把会产生后续连串与启动投资相同项目与启动项目的配套项目的投资现象称为后续连带投资。

打一个比方说:加大饲料厂投资,向设备厂的购买款引起的设备厂投入购买钢铁原料款,称为引致投入。加大饲料厂投资自然引起鱼粉厂扩大投资的现象称为后续连带投资。

2)后续引致投资的经济模型

后续引致投资的经济模型是根据投资乘数的效应值公式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它与投资乘数效应公式是一样的。

Y =△IG/1b11t)﹞

3)后续连带投资的经济模型

①与启动投入项目相同的后续连带投资的经济模型:

Y M·(n1·IG/1b11t)﹞

这一模型其实与示范效应的经济模型是几乎相同的。它与示范效应的经济模型的区别就在于与启动投入项目相同的后续连带投资的金额有可能是非常大的。

②包括启动投入项目的关联项目的后续连带投资的经济模型:

n

Y =△IG×﹝1b1t)﹞+ 1/1b11t)﹞}× ∑(△Ii

                                                                   i0

3、国民经济、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模型

Gt代表t 时期的政府支出,Ct代表t时期的消费支出,It代表t时期的私人投资,Yt代表t时期国民收入。

YtGtCtIt

       1)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决定于那些因素

我认为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决定于如下四方面因素:

①支出对消费的影响

支出对消费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也就是说当一笔资金支出后,将引起销售商第二笔支出按第一笔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这样引起一系列后续引致支出后,我们就得到了支出的乘数积即是国民收入的增量。

②消费对投资的影响

萨缪尔森认为只注意到这种政府支出对消费的作用,而忽视了消费支出的增加又将反转过来带动私人投资。

他认为,一笔政府支出所能滋生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应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政府支出;

第二、政府支出引致的个人消费;

第三、按照加速度原理,由于个人消费的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但是萨缪尔森扩大了消费对投资的作用,把国民收入爆炸性扩张,即经济高速增长都算到消费对投资的影响上,因此这种算法是错误的。

我认为消费支出对投资的影响没有象萨缪尔森所说的那么大,但是消费支出的确对投资存在着影响。

③启动投资对后续连带投资的影响

启动投资产生示范效应后必然产生很多的后续连带投资的现象。

④预计消费(潜在消费)引起的投资

人们开发新产品并不是因为有这种产品的实际消费量,而是人们预计到将会产生很多的消费量,这就是潜在的消费量引起了新的投资。如科技新产品的开发、新服务行业的诞生就是属于潜在消费引起的投资现象。

2)如何构造国民经济、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模型

①国民收入经济模型

国民收入公式是:

②对国民收入经济模型进行细分化

我们对国民收入经济模型(YtGtCtIt)进行细分化:

ⅰ、私人投资细分化

私人投资分为消费引起的投资、私人启动投资及后续连带投资、私人潜在消费预前投资、政府启动投资下而产生的后续连带投资,政府启动投资下所产生的私人后续引致投资。

ⅱ、个人消费支出

个人消费支出就是以一项计算,不必进行细分化。

ⅲ、政府支出细分化

政府支出细分化分为政府的启动投资、政府的启动后所产生的后续引致投资。

③国民经济、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模型

设定政府的启动投资为IGt、政府的启动引致投资Igt、私人启动投资为Imt;私人的潜在消费预前投资IBt,政府的潜在消费投资算在政府的启动引致投资内;私人启动引致投资IKt

因为YtGtCtIt

则:Yt=(IgtIGt)+Ct+(n·IGtImtmImtIBtIKt

α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Ct=αYt1,则Ct1=αYt2

       我认为消费引起的投资Ic与现有的国民收入的消费支出成一定的函数关系:

       Ic=β1CtCt1

我认为私人启动投资为ImtmImt之和与国民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成函数关系:

ImtmIm=β2CtCt1

我认为政府的启动投资所引起的后续连带投入n·IGt与国民收入的消费支出也成函数关系:

n·IGt=β3CtCt1

我认为潜在消费所引起的潜在消费预前投资与现有的国民收入消费支出也成一定的函数关系:

IBt=β4CtCt1

Yt=(IgtIGt)+αYt1+β1CtCt1)+β2CtCt1)+β3CtCt1)+β4CtCt1

    G+αYt1+(β1+β2+β3+β4)(αYt1-αYt2

    G+αYt1+α(β1+β2+β3+β4)(Yt1Yt2

设β=β1+β2+β3+β4,假定G1

         Yt1+α(1+β)Yt1-αβYt2

    β为总加速数。

       根据上面这个差分方程,只要已知两个时期的国民收入(Yt1Yt2)及α和β的数值,就可能推算出本时期的国民收入(Yt)。

    国民经济、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模型与萨缪尔森的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公式的区别

①萨缪尔森认为消费反过来促进投资,我认为投资扩张不完全是消费引起的,如零消费(潜在的消费)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投资的大量增加,因此潜在消费也是造成投资扩张的一个主要因素

——预前消费投资虽然与实际消费有关系,但是它不是由实际消费引起的

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并不完全是消费反过来引起投资的。如潜在消费就能引起预前投资,而潜在消费量实际上是个零。为什么零的消费能引起投资呢?我们储蓄量在按国民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在增长,而这储蓄剩余恰恰是我们要进行潜在消费预前投资的,通过潜在消费所引起的预前投资,来想方设法调动储蓄剩余进入消费。虽然说实际消费没有完全引起投资扩张,但是在计算预前消费投资时,它与实际的消费有一定的关系。正是如此,人们不会把高档车放到贫困地区大量促销的原因所在就在这里。潜前消费引起的投资虽然与实际消费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不是由实际消费引起的。

Icβ1CtCt1),也就是说消费反过来引起投资的加速数只有β1,而不是萨缪尔森的加速数理论所说的β,β1远小于β

萨缪尔森的加速数理论使用α和β各种不同的假定数值,他把对国民经济的爆炸性增长,都算作消费投入所引起的,这是错的。我认为这些经济扩张只不过与消费投入有一定的关系吧了。

既然经济扩张与消费投入有一定的关系,那么经济扩张的结果就能根据消费投入情况而测算出来。

按照我的计算,消费引起的投资Ic与现有国民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成一定的函数关系。Ic=β1CtCt1),也就是说消费反过来引起投资的加速数只有β1,而不是萨缪尔森的加速数理论所说的β,β1远小于β。

③投资能引起后续连带投资的增长,如增加饲料厂投资自然引起鱼粉加工厂投资。所以说萨缪尔森把投资的大量增加,几何级数的经济扩张都算作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消费反过来促进投资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投资能引起后续连带投资的增长,这是很显然的,只不过人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吧。如增加饲料厂投资自然引起鱼粉加工厂投资;增加渔轮投资,自然增加捕鱼设备投资,这就是说投资能引起后续连带投资的增加。所以说萨缪尔森把投资的大量增加,几何级数的经济扩张都算作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消费反过来促进投资的说话是不成立的。这种把投资的大量增加都算作消费引起投资的现象是一种十分扩大、夸张的说法,是甚不可取的,也是很不现实的。

作者:余荣星,QQ号为382163029,固定电话:0757—2613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