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新的渔民新的自然资源的开拓者


呼唤新的渔民新的自然资源的开拓者

 李华新
 
   山东省长岛县南长山镇现在的连城村,年经济总收入32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60万元,人均纯收入2.8万元。

    在这些福利中,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刘新贵最看重的是教育投资:“我们以前为什么穷?根源还是在教育,没有知识,眼界不宽,观念落后,就没有发展改变的意识。”除了重视,刘新贵在投资教育上的态度也很超然,“我们绝对不强求接受了我们的补贴,毕业了就一定要回来为村里服务。只要孩子学到了知识,走出去长了见识,这就值了。”(2007-05-23 《中国青年报》)

    作为一个年纪不大的村支书。1991年,23岁的刘新贵从镇里一家企业被调回村里,任命为连城村党支部书记。当他决定回来时,年迈的母亲及亲戚朋友都很反对,因为村里确实太穷了。刘新贵在开始担任村支书的时候,村子里由于产业单一、规模小,不但赚不了多少钱,村委会还欠了群众300多万元。在外干过几年海产品推销员的刘新贵,有着其他村民还不具备的意识:“为什么不把资源都开发起来?”

    也许没有这个观念连城村今年的经济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发展,也许不走出去的话,特也不会有这样的眼光,连城村三面环海,风光秀丽,海产品丰富,渔民世代靠渔业养殖维持生计。但是传统的生产发生后显然无法帮助连城村摆脱贫困的命运,也无法改变村里的经济发展的窘境。
    搞产业化养殖,建旅游度假村。这新支书的最基本的思路,但是在渔民赖以生存的扇贝养殖遭到连年重灾之后,未来弄清楚病害的原因,他不仅造国内寻求专家求教,而且好自费到日本引进原种亲贝并与当地扇贝进行杂交,培育出了新的扇贝苗,使得这个村子的扇贝养殖也最终走出了困境。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渔民认可了这位年轻的村支书,而刘新贵更是对知识对改变命运有了新的感悟。于是在村子里的经济有利起色,经济积累了一定家底之后,首先是对于走出渔村的大学生制定了每年给予3000年助学补助的规定,而且村子里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费全部由村子里负担。

     按说村里负担了学生的上学费用并且会对大学生进行补助后,这些学生应该回报村里,但是刘新贵则不然,他说,我们绝对不强求接受了我们的补贴,毕业了就一定要回来为村里服务。只要孩子学到了知识,走出去长了见识,这就值了。”这样的一种眼光和境界,的确非同一般,因为人们往往就是说的回报,而且投入的多,就是要求回报的多。现在的连城村能够走出困境,获得经济的发展能够改变昔日的窘境。其实并不是大海现在更多了些对连城村的厚爱和回报,也不是那些扇贝更乐意在连城村的海里生长,而是因为当年年轻的村支书通过自己在外闯荡的经历开阔了眼界,是比那些一辈子靠打鱼为生的父辈更开阔的眼界,也就是以考虑知识的力量磨炼了自己,为村子的窘境发展找到了一条适合当地的路子,因此水产品的产业化、旅游观光事业的,才使得这些当年就存在的自然自愿得一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使得这个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知识和眼界,见识和思路,在呼唤新的渔民新的自然资源的开拓者。而这一道理对于其他的各个行业、对其他的拥有自然资源却已久受穷的地方来说,也是一个最生动的鲜活事例,值得人们深思,也给人以启迪。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