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应该改为“女人节”吗?(3月8日)


“妇女节”应该改为“女人节”吗?

 

关键词:妇女节 传统文化 女性修养 魅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容时尚报》的社长张晓梅“两会”中所提的议案中,希望把“三八妇女节”更名为“三八女人(性)节”,她所提出的原因是: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而“妇”特指已婚女子(妻子),而“妇”字从象形的含义来看是“女子执帚”,本意为操持家务,从现在看来,显得气息陈旧,对女性有一定的偏见。现在,在人们普遍的认识里,“妇女”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女人,年轻女人,特别是有知识的年轻女性多不会用“妇女”代指自己。“挺好的一个节日,但是现在如果你跟人家说祝你妇女节快乐,大家却都挺反感”。“更名以后不仅人们对这个节日会更加重视,而且也可以像情人节一样拉动商机”。

 

虽然笔者的很多言论会受到“半边天”们的反对,有些话还是不能不说。

 

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希望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作为老公,找一个自己爱的人做情人;而几乎每个男人都希望找一个自己爱的人做老婆,爱自己的人做情人,也许其中有交叉的地方,但我觉得,爱是需要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心的归属的感觉,在你没有那种归属的感觉之前不要谈爱,否则就是在玩,玩弄别人感情的同时也玩弄了自己。

封建时代的“三从四德”早已被现代女性演绎成为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的“新三从四德”,这在任何一个在婚姻或恋爱中的男人都深有感触,也是让那些男人的“另一半们”颇为自得的。

当女性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的时候,就会少了许多被怜爱的理由。

说到被女性深恶痛绝的“家庭暴力”,似乎已经成为针对男人的讨伐,似乎男人动女人一个指头都要被上纲为滥用家庭暴力,2005年在英国首相布莱尔来北京访问的时候,其夫人在北京的公开场合宣称:丈夫不夸自己的太太漂亮从某种角度讲都是一种家庭暴力,因为那会给女人精神上的折磨与伤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样是在2005年年夏天,北欧某个国家中,由于丈夫看选美比赛的那些佳丽们多赞扬了几句,结果老婆大人醋意大发,与结发30余年的老公大打出手,竟然咬下了丈夫的耳朵。同样是在2005年夏天,一位北京的女性提出离婚,但经过法庭调查,她丈夫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似乎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来支持她离婚,尽管如此,她还是找到了最站得住脚的理由——他太没有特色了。

墨西哥甚至存在一种丈夫对妻子的猜疑与冷漠罪,并可以被“依法”判处最长5年的监禁。

“婚外恋”“包二奶”“养小蜜”更多的成为男人感情出轨的代言词,而女人更多被描述成为受害者,而即使女人红杏出墙,做出了越轨的事,也会被认为是“忍无可忍”被避无奈。假如这真的存在的话,哪个被包的不是贪图安逸、好逸恶劳、依赖有钱的男人为自己的青春买单?

从《圣经》故事中,我们知道女人相比于男人更容易被诱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太多的东西在诱惑着女人,让她们花光自己的钱,做月光族、啃老族甚至是傍款族。每个节日都成为“血拼”的理由,即使没有任何节日,高兴、郁闷、庆祝都成为他们购物的理由。那么女人花的是谁的钱?经济独立的女人、事业成功的女人、那些现代“白骨精”们自然花的是自己的钱,但毕竟欲壑难平,那些支出不能与自身的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时候,自己没有钱可花了,就花父母的钱,有了恋人,且不说是否会把他当成共度一生的人,就名正言顺地花那位恋人的钱;只有真正进入到婚姻的殿堂,感受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压力,成为房奴、车奴、教育奴、子女奴之后,才恋恋不舍地与卡奴的生活暂时分离,即使真的由于各种原因,老公难以独自养家,也会由于抱怨男人没本事而“做怨妇状”。

笔者有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女人天生欠商人的钱,男人天生欠女人的钱,女人一旦有了钱,就会迫不及待地通过各种渠道转交给商人,而男人一旦有了钱,就要迫不及待地通过各种方式转交给女人。因为女人讲:男人有钱就变坏。当然,虽然钱是交给女人花的,但绝大部分是为了在主观与客观上满足男人需求。

其实,女人的魅力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假如男人在外面打拼总想着治国、平天下,那么男人无暇去做的修身、齐家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以女人为主呢?想必也只有如此才能够达到分工的相对平衡吧。

放眼望去当今风光无限的红颜“白骨精”中,能够做得一手好菜而管住男人“胃”的女人;能够亲自动手进行礼仪与自身修养的陶冶,并精通于女工的女人;能够琴棋书画哪怕只专攻一样的女人;能够安心清贫相夫教子不为世俗的浮华所左右的女人;能够成为男人事业拼搏过程中的定海神针的女人;能够使得男人专攻养家糊口而不担心后院起火的女人……到哪里去寻找?恐怕早已经成为真正的稀有动物了。

这与其说是男人的悲哀,不如说是女人的悲哀,因为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一旦男人感觉无趣了,受到伤害更严重的还是女人们。

 

女人相比男人更容易冲动,冲动地与一个人相识,冲动地接受一个人的求婚,冲动地成为人母,即使走向家庭破裂都是出于一时冲动。虽然男人更讲究策略,但女人要动起心眼,会轻而易举地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让男人为自己而迷失,并摆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当一个男人跪在自己面前,手捧求婚的戒指或者一大束花,这样的场景是每个女人都梦想得到的,而一旦得到就会终生记忆,试想:跪拜除了求婚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含义吗?至少有一个浅显的含义——是臣服,那证明在与男人的战争中,自己是胜利者,而对方是臣服者。

女人天生将男人作为自己的天敌,是必须要去战胜的家伙,因此,据说女人们到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如何能够降伏男人,降伏男人所得到的成就感、降伏男人并保持男人的“被降伏状”的技巧。

 

女人除了被男人诱惑,还被社会舆论所诱惑,并使得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所谓媒体舆论,也并非有什么切实的利益,而仅仅是在娱乐大众的过程中保留自己的饭碗与生存的一席之地罢了。

在自然属性中,女属阴,阴性的优势在于策略(智谋)而非勇猛、在于宽广的胸怀而非斤斤计较、在于礼仪的传承而非数典忘祖、在于老庄的无为无不为而非法家残忍,以无欲来抵挡阳性的刚,以静治动,以太极的原理来借力使力,性情如大地般塌实而非水与空气般飘忽,形象如月光般皎洁曼妙而非阳光般眩目灼伤。

近些年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构建和谐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回归,假如男人与女人不能和谐,家庭不能和谐,所谓和谐社会又从何而来?当然,和谐与不和谐都是双方——而不单纯是男女中任何一方的责任。笔者认为,女人想保持自身的魅力是需要顺势而为的,在青春时固然可以美在外,而成熟的女人则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为,以及在修身的基础上齐家的本领。这些都是需要当代女性去潜心去修炼的。

 

其实,笔者也并非与女人为敌。人都说,宁得罪小人也不要得罪女人,虽然有些言辞乍听上去有些刺而,细细想来并按照那些原则去做,真正受惠的首先是女人,最终受惠的也必将是女人。

回到开始的那个话题,这位女性政协委员的提案自然有其合理的地方,但笔者认为不管是否将“妇女节”改名为“女人节”,还是不要主动将其朝商业化去引申的好;而女人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修身与齐家方面;但年轻的女人本在认识的深度上就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适当尊重其感情就可以了,窃以为还是不要改来改去的好——有精力多提一些更有价值的提案吧!

 

200738星期四

 

下面所罗列的是笔者自去年开始撰写博客之后,所写的一些与女人、人性、感情与婚姻相关的文字,以避免为到处寻找白搭了许多力气与时间。

1独自等待——享受寂寞

2关于“宽容”

3当女人与金钱联系在一起——

4我们犯了错误------

5你的身边有只蜻蜓

6积淀产生价值,浮躁带来尘土

7智者,将思想兑现价值——端午节漫谈

8做如狗的男人

9像动物一样的去爱与被爱(6月5日)

10全球关注的盛宴,谁是赢家

11专心做“伪球迷”(6月12日)

12从“足球寡妇”到溃于蚁穴

13示弱的女人(7月18日)

14美妙爱情背后的“七宗罪”(7月19日)

15理性的爱情根治“七宗罪”(7月20日)

16七夕之后话浪漫(8月1日)

17从始乱终弃到奉子成婚(8月4日)

18爱人就是你心中的石头(9月11日)

19选择爱我的?还是我爱的(10月19日)

20我只要你一半的爱(10月26日)

21婚姻中的越位分析(10月30日)

22爱是易碎的瓷器(11月3日)

23爱是精神毒品,解药是反刍(11月9日)

24浅论《围城》中所反映的爱情观念

25关于美女帅哥与才子佳人(11月16日)

26在生命与死亡之间(12月1日)

27做乞丐,把爱给愿意爱我的人

28母亲节——不给母亲送礼物

29无车族的精神胜利法(6月6日)

30从女人的进攻性到家庭暴力(8月11日)

31从宠物狗现象看宠物的尊严(12月6日)

32结伴旅行——治疗感情裂痕的黏合剂(2月13日

33情人节的情人与没有情人的情人节(2月14日

34从春节快乐到本性的物化过程(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