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1《每日经济新闻》沸点特稿
莫名其妙的下跌,事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国股市会迎来“黑色星期二”。
除了1996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曾经导致如此大的跌幅之外,如果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沪深大盘指数几近跌停的事实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周二这个历史被改写了。
在基金重仓股以及权重股的疯狂抛售下,周二两地大盘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而伴随着股指大跌的,是超过万亿市值的灰飞烟灭。
目前,国内股市相对来说还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市场,偶尔受到港股的“辐射”,其他时间则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因此,A股影响到国际资本市场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随着中国股市逐步与成熟市场接轨,今后相互影响的类似事件还会发生。而问题则在于,A股市场什么时候才能与之成功对接。
如果在若干年前,股指出现周二那样的大跌,肯定会引起管理层的干预。要么相关负责人出来讲话,要么及时出台利好消息,借以安抚人心与稳定市场,无形之手经常左右市场的走势。中国股市因此被称为政策市,广为投资者所诟病。
长远来看,市场化是中国股市的必然目标,杜绝过多的行政干预应是一大趋势。否则,A股市场将会再次变得畸形。近几年来,管理层逐渐迈开了市场化的步伐,新股发行询价制等相关制度的推出以及股改基本获得成功等,一方面完善了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与此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投资者的入市信心,由股改引发的牛市行情能一路抢关夺隘,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
针对牛市的火暴,去年证监会负责人曾表示,不干预指数的涨跌。今年元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跌近5%,管理层保持沉默;本周二的大跌,除了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否认征收“资本利得税”传闻之外,作为中国证券市场当家人的证监会仍然“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笔者认为,相比于过去的表现,现在管理层的沉默也不算是什么坏事。
管理层沉默不算是什么坏事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