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4G的冬天


韩流4G的冬天
 
在电信圈里,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韩国企业一直以生猛和创新见长。剑走偏锋,高空轰炸和以性感为名的极限感性营销路线一直是典型韩流的打法,无论是手机和电信服务,很少有韩国人搞不定的。所以韩国一直被世界特别是中国电信业看作是一个创新的榜样。然而正在发生的一个电信业务营销败笔,可能使韩流的粉丝们,特别是鼓吹WiMax的推手们手脚发凉,身心俱寒。
 
据韩国日报和数字韩国2月6日的报道,被韩国为首的全球媒体高调炒作的韩国自主4G WiBro网络危机重重,举步维艰,面临发展重大瓶颈。报道称WiBro的主要推手——韩国信息通信部和三星电子曾放言称到2006年底,用户数将达到350万,然而,在WiBro发布后的8个月内,在整个韩国只发展了1057个用户。韩国运营商老大SK电讯也刚刚透露,其耗资约2亿美元的WiBro业务,目前签约付费用户只有151名;韩国运营商老二KT公司更为生猛,自2005年以来在WiBro上已投资约5亿韩元,却只签下了906名用户。而第三家拿到WiBro牌照的Hanaro电讯还算明智,早在2005年4月就放弃了该业务。据悉三星在韩国员工数不少于五万,而韩国所有的WiBro用户数竟然连三星员工数的零头都不如。从来好面子的韩国人不知道这回如何收场?
 
面子尴尬固然会引发信任危机,但是更值得深思的是这项历时三年,累计投入不下十亿美金号称韩国自主研发典范竟然如此不受消费者待见,这是技术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营销的问题抑或是多种问题的综合症呢?对于中国即将展开的3G和后3G大战,我们究竟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警醒和启示。
  
本人就此事特意向韩国电信圈的几个朋友进行了问询。从他们的观点中,有以下几点是WiBro市场一直疲软的可能原因,虽然我本人认为这依然难以解释WiBro如此惨淡的表现。
 
A)在2G(CDMA)和3G(EV-DO和WCDMA)饱尝“生鱼片”策略之鲜的韩国厂商,认为要在4G上也要抢先一步,而且在2G和3G上的斩获也使韩国通信界信心大增,认为在4G上率先部署一个自主设计的WiMax系统有可能逐步使韩国的4G标准成为全球的4G标准,这样韩国人就可在4G上做收渔利。这种盲目自信滋生的好大喜功主导着WiBro的研发,整个研发过程和测试过程充满了官僚主义,成本高居不下,系统也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稳定。
B)这个由韩国政府(信息通信产业部)和三星主导的WiBro并没有得到运营商发自内心的认同,运营商认为WiBro业务可能对他们主推的EV-DO和HSDPA造成左手博右手的冲击,而且由于WiBro的终端价格偏高,种类也不够丰富,而且也没有成型的杀手级业务,但又担心竞争对手可能抢先一步,所以运营商最多把它当成田里的庄稼,而不是碗里或锅里即刻可以入口的美味。这种鸡肋的运营思路导致了SK和KT把WiBro当成了用于媒体炫耀的花瓶,而非带来真金白银的赚钱机器。
C)韩国的EV-DO和HSDPA如火如荼,终端和应用都是极大丰富,乐不思蜀的消费者对WiBro了解不多,也没有兴趣。
 
WiBro在韩国的溃败让我联想到日本DoMoCo在经历i-mode大获成功之后,在2001年率先推出自主研发的3G系统FOMA,其背后的技术逻辑跟几年后的韩国推WiBro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日本是运营商主导,而韩国是政府和设备厂商主导。但即使是运营商主导,FOMA依然是个失败的产物,甚至FOMA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这几年日本电信设备厂商的衰退。虽然WiBro的惨淡并不会引发韩国电信界的衰退,但是WiBro足以作为一个的重要前车之鉴,引发中国电信业者更为深入的思考。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