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参政日趋制度化
继台商林重光去年年底参加厦门的区人大代表选举后,今年又有三名台商成为东莞市政协委员,台商在大陆地方政界的身影越来越活跃。
不仅如此,台商在大陆参政议政的规格还日趋高端化、组织化、制度化。据报道,大陆将在今年“两会”期间首度邀请台商会长以观察员、联络员的身份出席会议。筹备多时的全国台商总会也确定3月底挂牌成立,“其政治地位将相当于全国工商联。”
专家指出,台商在大陆政治地位随经济地位水涨船高,开始从原来单一的经济角色向包括政治角色在内的社会角色转变,反过来也将促进包括经贸在内的两岸关系健康发展。
全国台商组织化并列席两会
筹备多时的全国台商总会终有比较确定的说法。据台湾最大的主流经济类报纸之一《工商时报》报道,为全力凝聚台商资源及民心,大陆今年将在“两会”期间展现前所未有的大动作。据有关人士透露,台商总会确定于3月底挂牌成立,其政治地位将相当于全国工商联。
按惯例,政治地位相当于全国工商联的主要标志,应是该组织在政协中作为一个界别,且其领导人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据报道,国台办日前特意召集主要台商会长到北京开会,传达大陆方面决定给予全国台商总会重要政治地位的意见。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前任会长、现任荣誉会长张汉文说,“我们把成立全国总会的想法跟国台办领导交流时,他们也很支持。”
《工商时报》报道称,有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国台办经济局局长何世忠等人参加的此次会议决议:该一组织名称正式定名为“台资企业协会联谊会”; “两会”落幕后,台企联谊会将举行第一届理事会,并在3月底正式挂牌成立;预计第一年编列三千万元人民币的预算。
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苹果日报》还详细报道了台企联谊会的拟定人事,荣誉会长将由退休后的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出任,而会长则将是在台商中颇有威望的张汉文,此外,100位各地台商会长作为理事,选出30名常务理事,常务理事进一步选出20到25位副会长。
台企联谊会尚未成立,届时其政治地位是否真如全国工商联一样加入全国政协尚不得而知。但据《工商时报》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台商会长还是会作为新鲜面孔参加会议,只是其身份将是观察员、联络员。
地方参政早成气候
台商出席全国两会尚无先例,但在许多省市级别的两会上,以台商为主的台胞列席会议已有多年。且不论台商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即便是在诸如湖北宜昌这样的内陆城市,台商已连续四次列席政协会议。每年6至9人不等,第一次参会即提建议11条。
宜昌台商洪铭计对此表示:“这是宜昌市对台商的关心,台商列席政协会议既可以畅谈对宜昌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反映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我们台商愿为宜昌多作贡献。”
比列席走得更远更深的直接参选。今年1月,拥有台湾、香港双重居民身份的凤凰卫视主播吴小莉成为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引起广泛关注。
紧随其后,广东省东莞市三名台商也破天荒出任市政协委员,是现任东莞台商协会妇联会会长林佳蓉、现任东莞台商协会副会长洪文正与前会长翁阿辉,都已在东莞经商十多年,与吴小莉及此前的黄紫玉、胡慧中等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纯台湾居民。
比参加政治协商机关更进一步的是进入权力机关。早在2002年底,就有一位在浙江省投资的台商,也曾被其工厂的工人联署提名参选区人大代表。
去年正逢“选举年”,此类现像就更为突出。厦门台商林重光于去年12月参选区人大代表,成为厦门市台商参选区人大代表的第一人,本报此前曾予详细报道。
中新社报道称,在厦门的台生、台商积极参与区乡人大选举,令人耳目一新。
住厦台胞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乃法定权力。《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住厦台胞在厦门市的区、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期间在厦门市的,可以依照选举办法参加选举。”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台胞工作委员会主任陈玉东认为,厦门已成为两岸交流合作最频繁的地方。台胞主动参选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表明了台胞参与厦门民主政治进程的诉求,也表现出台胞对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关注。
政协、人大纷纷显露台商身影,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张五岳甚至预计,大陆的下一步应该会是让台商进入政府系统,如担任副县长等。
大陆支持台胞参政议政
台胞在大陆参政并不容易,主要阻碍,在于台湾当局。
吴小莉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后,台“陆委会”声称,或拒绝其入境,或“依法”处罚其“台湾人民在中国政府任职”的行为。
该法即所谓台湾“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台湾地区民众不得担任大陆地区职务,违者可处新台币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此,当选东莞市政协委员的台商翁阿辉说:“我只是为台商发声而已,要罚就罚吧。”
相形之下,包括台企联谊会、台商列席全国两会等一系列迹象都表明,大陆越来越支持台商参政议政的要求。在1月31日举行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杨毅再度重申了这一态度。
除两会层面的参政议政外,大陆还广泛与台商展开座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台湾《工商时报》称,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石广生率领的调研队伍近日走访各地台商,与各地台商展开大规模座谈,针对台商在大陆面临各项投资难题,进行面对面沟通,全面配合大陆正在实施的“硬的更硬,软的更软”的对台政策。
1月30日,由国台办主办,十多个相关部委、机关、组织参加的“台商权益保障工作联席会议”举行第一次会议,该会专责处理台商权益保障工作事宜。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在会上表示,各地各部门都应遵照胡总书记提出的“凡是关系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凡是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都要认真履行”的要求,使台商权益保障工作落到实处,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愿景。
分析人士表示,台商通过政治渠道,可更好地维护经济利益和融入大陆社会。对大陆而言。2007年是反“台独”关键一年,广邀台商参政亦是“软的更软”的一面,延续并扩大惠台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