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材料难道是吃出来的?


一则上海家居广场的家具老总吃家具的新闻出现在网络时,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这倒让我想起另外一家地板老总在几年前吃地板的事件。这一个接一个,把家居材料当饭吃的营销创意,我不知道对材料产品的销售能够起到多大的销售刺激作用?但却替这些企业老总的身体性命担忧,何况这种噱头的吸引力,一方面对其本身吃的形式不甚看好外,另一方面,对其产品本身的环保性也值得怀疑。

具体原因,有几点:一是,既然是吃家具那么就直接吃吧,还需要深加工什么(又要用刨子刨花,又要弄牛奶泡了,还要粉碎了),这样做明显就不是吃家具厂生产的家具,而是吃木材,并且是经过刻意粉饰的木材,这对家具本身好坏而言并不能证明什么。二是,家具的生产其木材本身就不会产生任何污染,主要污染源是在组合家具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诸如胶合剂之类的辅材辅料。因此,吃家具木料本身就并不能说明该家具产品的环保问题。因为,木材并不是导致家具释放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根源。何必要吃它呢?三是,采取一个滑而不实的噱头,来刺激消费者的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种低端的营销创意,现场表演者也就无疑是一个被消费者看热闹的小丑了,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老总还乐此不彼。吃了一样又一样。

体现一个产品的环保性能和产品质量,企业可以选择的营销方法很多,为什么非要用一种极端的形式来表现这个产品呢?何况在表现过程中,还有太多值得怀疑的细节性问题值得探究!要是任何产品,都得企业一把手亲自尝尝,那不是整个市场的营销方式都成为社会奇闻了?媒体不用关注其他社会新闻,消费者直接看老总吃产品的新闻就够热闹了,企业则来看能不能把整个产业的销售额大幅上扬。

如今,很多企业的营销都陷入一种“老总营销“的误区。认为只要企业老总亲自出马,一切事情都迎刃而解,产品销售业绩也会大幅上升。其实不然!还是那句话,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你的产品,而不是企业里面的某一个人。企业做销售搞经营,不是搞粉丝、玉米式的歌友崇拜,也不是搞过去的个人崇拜。企业面对的是市场,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消费产品。

产品好了,消费者自然也就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了。也用不着企业老总,不辞辛苦的现场亲临,不惜冒险的吃产品。这样做的实际意义是哗众取宠,并不是营销。特别是关乎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家居类产品,更不是你企业老总一吃就能够解决整个产品无污染、环保的。

真正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其环保性并不是最直接的关注点,消费者喜欢一个产品,也不是因为你环保就喜欢的。好产品,好品质,根本不需要在“环保”二字上面做文章,其更多是看重整个产品的特色差别(从颜色、款式、舒适度等各个方面的细节考虑)。产品质量成为其无需强调的一个重点,因为,那是任何一件产品的根本。质量过硬的家具产品,环保问题是不值得大张旗鼓宣扬的!也就没有必要,把企业老总拿来,尝木材加牛奶的味道了。

一些企业把无需放大的营销点人为放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是一种营销方式的花拳绣腿,而不是一个真正做企业的营销手段。销售,促销过程中,需要强调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却不是找一些本属于企业应该做好的事件来无病呻吟,或无形放大。还把一些本该企业做的事情,当作是自己产品销售卖点的企业,在消费者面前吹来吹去,是一种营销的幼稚。

企业应该寻找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但不是把一些无足轻重的事件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