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神论的共产党与有神论的耶稣纪元


无神论的共产党与有神论的耶稣纪元

 

关键词:无神论、耶稣纪元、圣诞节

 

 

众所周知,共产党是无神论的政党。在中国大陆,信仰宗教的人士是不准入党的,这一点好象和外国不同,人家欧美的共产党员姓名里头还都有一个“教名”;这一点和国民党以及台湾也不同,蒋介石可是个信仰宗教的国民党党员。

如果哪个党员被发现信了某种宗教,是会受到劝退的,原因是无神论和有神论是两种对立的思想,所以这个情况对于一些既爱国爱党又爱教的信教群众是一种遗憾。可同样是在无神论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大陆,充满着有神论色彩的耶稣纪元除了被作为法定纪年,还被奉为全球的“公元”。

至于“公元”这一名称最早出于谁人之口,今已无从考据。其实“公元”只是中国人对耶稣纪元的叫法而已,外国人并不知道什么叫“公元”,因为是中国人为耶稣纪元取的一个中文名称,或者说是耶稣纪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名称。它是以传说中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元年,这一纪年方法从西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大多是基督教国家)所采用。

近代以来,中国人总是把外国的名称造得很好听,音译的如:德意志——“道德与意志”,英国——“英雄的国度”,美国——“美丽的国家”,等等;自造的有:圣经、圣诞、圣诞节、公历、公元,等等。其实中国人取的这类带“圣”字、带“公”字的自造词,在外文里却并不存在“圣”字和“公”字的意思,只是某些中国人在中文里一厢情愿给加上去的。比如:“圣诞节”的英文名称Christmas,无论音译意译均找不到“圣”字的踪影。

由于格里高利历和耶稣纪元均来自西方,在清末和民国时代,中国人就把它们叫作西历和西元,即使港台地区的西化在表面上看要比大陆的更彻底些,但至现在仍然还是被叫作西历和西元。把西历和西元叫作“公历”和“公元”,并且有人还认为西历和西元只是港台地区的叫法,或是一种“过时”的叫法,实在是一种误解!

总之,自清末以来,中国的纪元几经变迁,最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遂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耶稣纪元制,并引用了“公元”这一名称,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当然,为了中国和国际接轨——确切地说是为了和外界保持正常联络,而使用全球通用的耶稣纪元确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当代中国既然是一个由无神论者领导的国家,对于耶稣纪元的“公元”称谓,和中国共产党对国民的无神论教育的初衷,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因为把耶稣纪元作为中国独一的正式年号及称为“公元”无意中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根植,为中国的耶教化营造了文化基础,做了传教士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这是由于现代基督教的宣教方式正是从“中国是使用耶稣的公元的”这一说法入手的。再则,从基督教的角度来说,这样做等于是在承认耶稣是“世界的万王之王”,耶稣纪元是世界的正统,以及承认耶稣“神权”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现在世界上虽然以耶纪元作为通用,但并不象中国这样独尊耶稣纪元。希腊人曾以第一次奥林匹亚运动会,西元前776年为纪元;罗马人以始建罗马城,西元前753年为纪元;阿拉伯人则以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往麦地那,西元622年为回历纪元;还有佛历纪元,是佛教使用的历法,以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日为元年。基督教国家和一部分非基督教国家大多采用耶稣纪元纪年,其他宗教或文化的国家则是以本国本民族的纪元与耶稣纪元并行。

有人说,科学与宗教是根本对立的,但其实不然。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没有宗教,科学是残缺的,没有科学,宗教是盲目的。”历史上无数的事例展现了这一点,文革时期对宗教的排斥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中世纪时期对科学的排斥导致了哥白尼惨状的悲剧,虽然现在的宗教和科学比较和谐,但是也不应该只提倡科学而不提倡宗教,甚至不允许信教群众入党。当然,提倡了宗教也并非就要把耶稣纪元提升到“公元”的尊位。

无神论的中国共产党拒绝信教群众入党,与有神论的耶稣纪元在中国成为“公元”,如果这两件事能够对调过来做,将会如何?

一、若信教群众都能够公开入党,反而使党更具有凝聚力。允许信教群众以个人身份加入共产党,那样的话对当前的抑制贪污腐败也会有促进作用。因为现在有一种迹象:成了党员若不腐败,会被人认为“不正常”;成了教徒若还腐败,就会被人说闲话。实际上,一小部分信教群众已经入党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二、若把耶稣纪元的中文名称从“公元”改回成:西元,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因为“公元”这一名称容易使基督教在中国造成“一教独大”和“一教独尊”。近年来基督教的空前壮大和圣诞节的逐年火爆,与耶稣纪元的“公元”称号造成的基督教“一教独尊”也有一定的关系。

孔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中国人要有宽容的心态允许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既然无神论的共产党与有神论的耶稣纪元能够和谐相处,当然也要使各种宗教的关系也能和睦共处,这样才会使基督教和圣诞节犹如其他宗教和节日般平常化。

只有在平常的环境下,在各种宗教和文化都相互平等的前提下,才不致于产生文化歧视和教派冲突的现象,才会更好地保护本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以及有利于借鉴基督教的一些优点,尤其是在当今的多元化时代,非常需要各种文化与思想的和谐相处。

 

 

 

林胜锋以往的部分文章链接

求同存异≠求同存骂

“龙观念”亦需与时俱进

是“公元”宠幸了“圣诞”

现代汉族完全没有理由鄙视汉服

在反对十博士生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金日成的“主体”年号与黄帝纪元

比中国的天干地支更加搞笑的东西……

一个至今以“龙”为国旗的国家(图)

传统的三教一精神——中国需要儒家基督徒

颠覆“公元”,意在使我们找回应有的本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