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学会自律才能成功


  二、学会自律才能成功

  没有所谓的策略,行情好就做,行情不利就缩手。

  ——沃伦•巴菲特。

  在经济蓬勃发展时,一个公司对产品进行良性的削价是好事,但在经济萧条时,以低于成本价格求存,进行恶性竞争,肯定会使公司陷入困境,所以投资者应该避开这种公司。对这种情况,巴菲特称之为“在流沙中挣扎”,越是挣扎,会越快地往下沉。这时,严格自律,保持不动才是上策。

  在巴菲特看来,自律就是一种理性,不仅是坚决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还要当别人疯狂时候,保持头脑独醒,不要陷入“集团的疯狂”中;在经济不景气时,越是挣扎,越是陷得深,唯有采取不动的策略,留下力气等待好景的到来。当大家都已筋疲力尽时,你再大展身手。巴菲特说,投资中最傻的行为就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但还在加倍努力。之所以会这样,是人性常情导致的,就是大家都错的时候却认为是对的。为了避免自己陷入这种集体自毁,就需要自己有严格的投资自律。

  自律是一种决定你能赢利或亏损多少的基本因素。自律有助于交易者及时了解利润或制止亏损。如果交易者没有高度的自律能力,那么他“把握时机”再好也没有用。尽管股票投资的时机把握和心理状况很重要,但“自律”更为关键。时机让投资者进入交易,良好的自律会让他们退出交易。时机的把握决定他们的“对或错”,自律却决定他们的“赢利或亏损的多少”。故此,自律最终决定投资者的成功或失败!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巴菲特的投资旗舰公司,有约一半左右的运营收入来自保险业务。当纺织业者都忙着把常年获利投资在工厂的新设备时,巴菲特聪明地买入了几家保险公司。这几家保险公司的获利,使伯克希尔•哈撒韦得以投资更多优秀的公司,买入更多的保险公司。1998年12月,伯克希尔•哈撒韦完成了公司史上最大宗的收购行动——以220亿美元天价买下全世界第三大的再保公司通用再保险(GeneralReinsuranceCorp.)。由于“9•11”事件,再保保费大幅调涨,平均涨幅超过60%,如今再保产业变得相当重要,而一旦从前五大一举跃居成为第一大,巴菲特将拥有更强大的价格主导能力。

  为什么巴菲特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资产大半放在保险生意里?为什么他一直强调保险业将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主要扩展对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巴菲特的强项在于他的投资自律。

  投资自律不仅可以让公司实现盈利,还可以使公司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比如美国的一家信贷公司,曾经在美国地产崩溃前几年发现美国人炒作地皮和借贷的风险,于是不再放出新贷款,并把分行关掉,最后只剩下总部办公室和对面购物中心的一家分行,结果这使公司避开了紧接而来的美国史上最大宗政府动用纳税钱解救企业的事件。

  投资保险业一旦具有了近乎极端的自律,便会产生巨大的威力。在保险领域,一个经理人的错误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而一般的生意,经理人判断错误,通常也只是亏掉公司的一些资本。在保险公司,错误能够使情况恶化十倍甚至几十倍,而且,保险业还牵涉到难度极高的“预测”。在预测未来成本和赔偿方面,保险公司经理人的诚恳性很重要,因为十个人能算出一两个未来预测数据。

  比如,当保险业行情不佳、保费下降时,大家为了争取预订的保险额成长率,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降价竞争,宁可以亏钱的方式卖出保单,也希望能够从保单的投资上获利弥补。因为,一般保费的收取和付出相差很多年,因此这种卖保单和投资上的错误,往往要等很多年才显现。而巴菲特的经营投资公司的宗旨就是:没有所谓的策略,如果行情好,他就做;行情不利公司,他就缩手。这是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不会因为行情不好,而低价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