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维斯特·恩奇奥·史泰龙


英文名:SYLIVESTERSTALLONE

  原名:西尔维斯特·恩奇奥·史泰龙

  职业:演员、作家、导演、制片人

  出生日期:1946年7月6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教育程度:曾就读于迈阿密大学

  亲属:妻子--杰莉弗·弗拉文

  第一任妻子--萨莎·扎克(剧场领座员)

  第二任妻子--布莉吉特·尼尔森(模特儿)

  儿子--塞吉·穆恩布拉德

  塞尔吉奥

  女儿--索非亚·罗丝

  席维斯史泰龙出生于美国纽约,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同学眼中可一点都没把他和动作片巨星连在一起,同学还觉得他是「最有可能在电椅上结束生命的人」,想想史泰龙日后的成就也算是扬眉吐气了,当然,初入电影圈的史泰龙,免不了仅能接触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终于在演出自己编写的剧本【洛奇】后,小媳妇出头天,而后的【反暴特勤组】及【Victory】虽然票房不如预期,但【第一滴血】蓝波一角将史泰龙再往上推一层,观众爱死了这个话不多、坚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Rambo。史泰龙在萤幕上的表现为他获得不少掌声,曾被选为全球100大电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顶尖的20名动作巨星之内的史泰龙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极速竞赛】中就跳脱动作影片的制式框架,从题材的选择到角色的诠释,都可以看出史泰龙的用心,尤其是在片中谈到关于「人生的第二个机会」这个概念,就某种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龙的演艺之路一样,心理历程的转折相当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从【洛基】开始认识席维斯史泰龙,也因为【洛基】这部影片涤讪史泰龙在好莱坞武打动作巨星的地位;虽然史泰龙以在好莱坞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顶尖级的男演员,不过史泰龙更想突破的是争取更宽广的表演空间,尤其是他积极的想争取喜剧及剧情类影片的演出,但观众及片商仍看好他矫健的身手,如【极速竞赛】史泰龙仍有精彩及高难度的动作表现。

  演员作品

  特工小子3SpyKids3-D:GameOver(2003)

  的士速递3Taxi3(2003)

  摊牌Shade(2003)

  绝地狂龙AvengingAngelo(2002)

  生死极速Driven(2001)

  大开杀戒GetCarter(2000)

  狙击杀手D-Tox(2000)

  警察帝国CopLand(1997)

  龙出生天Daylight(1996)

  最后刺客Assassins(1995)

  超时空战警JudgeDredd(1995)

  炸弹专家TheSpecialist(1994)

  绝岭雄风Cliffhanger(1993)

  超级战警DemolitionMan(1993)

  母子威龙Stop!OrMyMomWillShoot(1992)

  弹指威龙Oscar(1991)

  洛基5:龙吟虎啸RockyV(1990)

  锁住LockUp(1989)

  探戈与加什Tango&Cash(1989)

  第一滴血3RamboIII(1988)

  超越颠峰OvertheTop(1987)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RockyIV(1985)

  第一滴血2RambFirstBloodPartII(1985)

  第一滴血FirstBlood(1982)

  洛奇ⅢRockyIII(1982)

  胜利大逃亡Victory(1981)

  洛奇ⅡRockyII(1979)

  陋巷风云ParadiseAlley(1978)

  洛奇ⅠRocky(1976)

  夺命狂奔DeathRace2000(1975)

  狂野少年Lord'sofFlatbush,The(1974)

  导演作品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RockyIV(1985)

  龙飞凤舞StayingAlive(1983)

  洛奇ⅢRockyIII(1982)

  洛奇ⅡRockyII(1979)

  陋巷风云ParadiseAlley(1978)

  编剧作品

  二人游戏TwoCanPlayThatGame(2001)

  生死极速Driven(2001)

  绝岭雄风Cliffhanger(1993)

  洛基5:龙吟虎啸RockyV(1990)

  第一滴血3RamboIII(1988)

  洛基第四集:天下无敌RockyIV(1985)

  第一滴血2RambFirstBloodPartII(1985)

  龙飞凤舞StayingAlive(1983)

  洛奇ⅢRockyIII(1982)

  第一滴血FirstBlood(1982)

  洛奇ⅡRockyII(1979)

  陋巷风云ParadiseAlley(1978)

  洛奇ⅠRocky(1976)

  狂野少年Lord'sofFlatbush,The(1974)